柴门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将离对于阳元君的接待工作还是比较郑重的,早早用了朝食就启程出城了,与白进于城南外十里处汇合。
白进前几天从北军总营一回城,就到君府请见九原君,再次为他缺席骑猎而道歉,之后又匆匆去了郡署处理他兼为九原郡守的文案事务,堆成山的公文。
这天大家到得都早,道路两侧卤簿林立,旌旗仪仗庄严井然。
公子将离乘车,郡守白进骑马,郡尉新垣安,监御史魏侃及其他郡官县官均出城相迎。
春官主祭祀礼仪,已全部抵达大青山会场。
夏官主道路车驾,卤簿仪仗皆由他们负责。
这个阵仗最靠前的是八个执干戈的虎贲史,可以理解为礼仪兵,下有虎士六十,属虎贲氏,为军事编制。
之后便是九原君的车队,主车两边共四个手持戈盾的旅贲史。
再后面的将离记不过来,总之就是各种“史”和各种“仆”。
分类极尽详细,细到戈、盾、弩、旌的收发都各有其部门和专门的职位名,细到将离从开车门、到踩着车踏下车、再到落地站定被引导,都由三个不同的人经手。
众官寒暄几句,目测离日中还有一个多时辰,便在路边设席等候。
白进与将离距其他人较远,主要是为了说些长城沿线的近况,多是寻常军务,或是对匈奴的日常驱赶。
关于北境军情方面,九原君是有权知晓的,毕竟是以守境的名义就封。
接着又说到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附近,在半个月前发生的一件怪事……
在长城最西边的烽燧还要往西二十里的地方,发现了几个胡人,赶了羊群,看模样,应该是匈奴牧民,但斥候觉得他们行为异常。
羊不过十一二只,如此小的羊群规模,放牧的却有四个人。
这个比例非常奇怪,远远望去还都是壮年男子。
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陇西多涸地,发现匈奴人的地方并非绿洲。
而他们在此游荡多日不退,却也无意向东接近西境。
以防万一,斥候决定回报,由一人沿着长城向总营疾奔,另一人守在原地继续监视。
长城,最初是北方诸国为了战马资源而占领了游牧民族的地区之后,修建城墙来保卫这个地带而存在的。
一开始真的只是一面墙,之后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掠夺,逐步加固。
山谷隘口用夯土,山地用石砌或土石混筑。
直到诸国统一,秦、赵、燕三国长城被连接起来,便算彻底切断了胡人与中原的民间联系。
从而阻止他们掠夺民财,或是与这里通商而获得丰富的物资和先进的武器。
最重要的,就是它其实是匍匐在帝国北境的高速通道,因山就险,因坡取势,就地取材。
长城的军事价值,使得传递军情、调遣军队不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
沿途的军屯又给前线士兵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完全就是一座绵延万里的超长兵营。
从陇西上到九原总营,循山脊、跨隘口,日夜兼程只需两天一夜。
白进获知探情,没有犹豫,当即调派陇西戍兵前去驱赶,不论是牧民还是骑兵,凡有企图从外接近长城者,必逐之。
可派出去逐敌的司马回报,说并未发现胡人行踪,且留守在那儿监视的斥候也无身影,亦无马迹。
不过胡人逗留的地方,留下了羊粪和生火的余烬,故而应当不是这个斥候在谎报,的确是那群胡人已经离开。
而单独留下监视的斥候,凭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