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反伤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对于练武而言,这个世界普遍的功法模式,是先将重要经脉中的杂质运去不重要的经脉中,然后运转功法的主要经脉畅通,以此运转功法,吸收天地灵力再转化成内劲,汇聚丹田直到丹田达到极限,便是后天巅峰。
六岁之前很多细小经脉都没有完全成型,在搬运杂质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堵死一条经脉就导致其后正在成型的经脉完全荒废,从而减少能打通的经脉数量。
若是有好的功法还好,反正还能修炼的经脉那么多,堵塞部分影响不大,若是有背景也好,能打通经脉的天材地宝也不少。
若是没有背景又只有低级功法,本来能修炼的经脉就没几条,再把其中的一些经脉给堵了,那后果自不必多说。
对于学习比较复杂的东西而言,六岁之前并不是好的选择,小孩六岁前思维并不成熟,属于前运算状态,接受能力强,但缺乏逻辑及应变能力。
比如即使告诉他甲等同乙,乙等同丙,但他仍不能理解甲等同丙是怎么来的。
所以小孩六岁前,学的东西基本都是比较死板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这种。
也是因为这样,姜宁等人才会对王大路因喜欢而说出“我想学”而感到惊讶,这说明王大路的思维已经形成稍微复杂的逻辑链。如果王大路不是偶然说出这句话,那他大脑发育多半已经趋于成熟,而王大路目前,还不到四岁。
姜宁也有些自责,开来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
王大路和姜宁离开木雕店后,不久后又路过一家琴行,后面的事自是不必多表,又是一句“我也想学......”
于是有了今天姜宁带两大主教来王大路这里的事。
——
王大路看着眼前的两位先生,心里并没有太多想法,自己并不在乎先生的水平,反正自己只是想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过程”。
无论是琴艺还是雕刻,估计在这个世界上,水平比自己高的都不是那么好找的,眼前二人,真要说有水平能教得了自己什么,可能性并不大。
王大路打量尹先生和齐先生的时候,两位先生也在打量着王大路。
听说要从基础起教一个三岁小孩,还是放下其它专职教一个人,这一教甚至可能是十几年,二人都是内心抗拒。
二人都是各自领域顶尖人物,在艺馆地位崇高,对内大权在握,对外闻名遐迩,海龙城甚至东海各大势力都对自己礼遇有加,不少势力奉为座上宾。
而一旦成为王大路的专职先生,正如艺馆某人在艺馆南望,感叹道:“庭院深深深几许。”哪还有以往自在。
至于和王大路有师徒关系自己能水涨船高?王大路是王家家主长孙,他的主要精力只可能是在练武上,也唯有教他练武才可能和他是师徒。
而作为教他琴艺和雕刻的人,称“先生”那都是抬举,说透了不过是仆人罢了,这个世界终究是强者的世界。
而报酬方面,虽然是在艺馆时的十倍以上,但二人一次演奏、一件小作就抵得上寻常武者刀口舔血一年,岂会缺钱,而钱买不到的东西,得不到仍是得不到。
两位先生情绪隐藏得很好,姜宁也没有察觉到,但王大路感应灵敏,还是有所察觉。
但他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因,毕竟王大路对艺馆的情况根本不清楚,&#
;&#
;&#
;.&#
;
&#
m以为就是两个普通先生。
姜宁倒是知道艺馆主教大概地位,不过她并不知道里面的弯弯道道,只知道水平高就找来教儿子,至于对先生本身的影响,给你十倍奉银了还不满意?
——
王大路听了姜宁介绍后,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一板一眼地拱手,微微躬身道:“两位先生好。”
两人从进院起,就发现王大路表现比较成熟,现在又见他态度恭谨,行事颇有气度,内心的不快也淡去了不少,也回礼道:“小少爷好。”
待三人相互见礼后,姜宁便宣布以后就由两位先生教王大路学习“琴艺”和“木雕”,顺便也教王大路一些世界常识。
又吩咐下人收拾两个小院给两位先生常住,并各派下人数名听候两人吩咐,各种配给参考承正院二管事,这待遇已经是差不多是姜宁权限的极限了,比普通一流武者还好上不少。
两位先生听得这些馆主没和自己说过的待遇,内心的不快基本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再看王大路,又觉得顺眼了不少,感觉应该是个可造之材。
王大路感觉到两位先生听到姜宁的安排后,明显的放开了很多,也大概知道之前的不满情绪何处而来了。不由对二人印象大减,给他们贴上了“容易收买”“毫无气节”等标签。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些想法王大路是不会表现出来的。而且王大路也不会因为一个第一印象完全否定一个人,还是得看以后的表现,如果二人表现尚可,王大路也不介意拉二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