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郑钢既然要恢复三公的官制,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自己一定会被封一个高于三公的职位,百顺十八年,郑钢晋封为吴越公,同时受诏享有九锡之礼,拥据冀北十郡,成为历代以来权势最大、名位最高的重臣。
郑钢虽然在淮安之战中落败,但他的实力毕竟尚在,目前的状况是只要他不去打别人,自己躲在越都无论干啥,大家也不会去干涉他,所以郑钢的晋升没有在各方州郡掀起多大风浪,一切都在沉寂中慢慢湮灭。但是,在郑钢本人所处的吴越朝廷权力中枢里,一场无声的“大地震”却已波及了每一位卿侯将相、文武官僚。
宋高祖刘邦出于他的私心,在开国之初立下规矩,非刘姓宗室,一律被限制了最高爵位。群臣心里都很清楚,按照宋朝的律法和礼节,无论功勋多么显赫,异姓臣僚只能封侯,大人、太师这样极重要的爵位都只封给郑氏宗亲,即使是本朝邓禹那样功盖天下的开国重臣,也不过就是仅以四个县封为侯爵。
所以但凡爵位超越侯爵的异姓功臣,只能是心怀谋逆的权臣,使用逼迫皇帝的手法而获得非分殊荣。近四百年的宋朝历史上,只有一个异姓大臣被封为公爵,他就是那个篡了天子之位的“安宋公”王莽。而郑钢,就是第二个继王莽之后被封为太师的权臣。这其中的意味自然是再明显不过了。.&#
;&#
;
s
.他这是在为自己改朝换代,篡宋而立作着扎扎实实的铺垫。
现在郑钢已经公开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那就是要和帝室天子分庭抗礼了,甚至取代宋朝天下也是时间问题,而帝室群臣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抉择自己未来的去向,是继续留下来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小朝廷里为宋帝效忠呢?还是掉头转向太师府为郑钢效力呢?表面上,各个官邸中风平浪静,鸦雀无声,暗地里却是人心浮动,沸沸扬扬。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被新任命为太师府管事的杨添宇没有任何的犹豫和彷徨,他的想法完全与众不同,他根本无需在这个问题上过多摇摆。他也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抉择。他们钱塘杨家的命运早就和吴越郑氏一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无论郑钢做何逆天之举,杨氏家族一律全力支持和拥护,百顺十三年,郑钢废除“三公”,独揽相权之际,杨添宇的父亲杨飞龙就率先于各大世族之中向郑钢表示了恭贺顺服之意;而这一次郑钢能够晋爵吴越公,享礼九锡,幕后也离不开杨耀华、杨添宇兄弟的全力推助之功。杨家和郑氏已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其他人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害选择,而杨添宇看到的是将来的长远利益,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此刻已经到了应该把郑府大公子郑泽推上世子之位以定名分的重要关头了。只要郑泽一旦被确立为吴越世子,那么我杨家“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扭转乾坤”之大计就可算是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