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浩一,这次南征算是大败而归了,我占据重州后见好不收,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冒然前进,经过连续几次上当受骗,最终导致大败。”郑钢沉沉地开口了,他的声音滞重得一个字一个字就如同用铅铁铸成的一样,“只怕李宋、曾思进、吴文宣他们在越都后方听到了还不知道有多么高兴呢。”
听郑钢这么说,杨浩一几乎不敢开口,因为他想在这场合说什么都不合适,不如谨守着“百言百中,不如一默”的铭训,神色内敛,紧闭着口不吱声。
“浩一,古人下完围棋都需复盘,打仗也是一样,今天留你下来就是要与你一起复盘研究,你且帮本座好好分析一下,此番南征重州,本座究竟是败在了何处?”郑钢的语调忽然变得十分缓慢而又十分清晰。
“在下以为太师这次的失败乃是意外之失。北方士卒不习水战,误听人言中了集列计,碰巧刮起了东南风……依诩之见,这些都是偶然的意外,谁也无法预料得到。您只要痛定思痛,查漏补缺,日后必能卷土重来,占尽上风。”
“浩一你是故意在宽慰我呢,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这次失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郑钢摸了摸自己的心口,摇摇头说:“浩一,我的心乱了,我被以往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如果能保持头脑清醒,一切都不能难倒我。”他的手指使劲地点在了自己的心口上,“这才让本座在淮安之战中一败涂地。”
“我在该进取的时候没有进取,该退缩的时候没有退缩。你曾经给我提过很多建议,但是我没有采纳,当日在宋津口处,本座若是听取了你的‘穷寇必追’之策,咬定牙根,调遣大军顺宋水东下,穷追猛打,紧抓不放,一举荡平夏口城,封住林稻、鲁大鹏等西进的‘东大门’,又何来今日之败?
杨浩一听到郑钢如此透彻地分析自己的得失,不禁感慨万千,缓缓说道:“太师大人,您不必过于难过,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您若能以此为戒,定心不乱,则必有绵绵后福可获,眼下区区淮安一败不足为恨也!”
杨浩一的话虽然流于俗套,也有点拍马屁的感觉,但是郑钢找他谈心,目的也是为了寻找安慰,听了杨浩一的这些安慰之词,不禁眉头舒展开来:“说得好!说得好!”郑钢的心境一下豁然开朗,不禁以拳捶席连连欢呼,“多谢浩一殷殷开导,本座之心于兹大定矣!”
在越都每日的朝会散去之后,杨添宇回家后对父亲说,“父亲大人,您大概还不知道,在今日朝堂之上,大人突然建议重设‘三公’之官,并当场推荐了担任‘三公’的人选。在他的建议和推荐下,光禄大夫曾思进大人被任命为太尉,董越峰大人被任命为翰林。当时,他还建议请陛下册封枢密使勇令君为太傅,但是勇令君却极力推辞掉了他的这番美意。
“哦,郑钢建议朝廷恢复‘三公’官制?”杨飞龙不禁一怔,“百顺十三年时,大人便奏请朝廷‘废三公,立相权’。眼下他为何却要重设‘三公’?这又将置他所居的太师之位于何地呢?”
西汉时期,太师的权力太大,有时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所以到了后来,出现了太尉、太傅、翰林之设,这是南宋为巩固帝王之权而实施的“均衡相权”之举措。他鉴于前宋初年太师权重倾国之事,将太师之权一分为三:太尉掌兵权,太傅掌庶事,翰林掌礼法。而这延续了两百年的分权三公之制度,竟在百顺十三年七月,被时任太傅的郑钢一举打破,三权归一,废除了“三公”之官制,另行设置太师一职总揽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