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见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孩子就是自己的乖,别人看不上,呵呵,自己的爹娘可是喜欢着呢。王志伟爹爹王敬山是这样安慰儿子的:
不就是没有考上大学吗?考上大学是好,可是,前些年那些扫大街住牛棚的不都是城市来的什么大学生和大教授吗?当时叫臭老九,当是有句好听的话说的最贴切,这叫:“斯文扫地”。再说了,树大招风,说不定哪一阵风刮过来,又不兴那些有文化的了。这兴考大学还没几年呢,谁知道以后兴个什么哩?
呵呵,高中毕业就很不错了,记账写信立合同,哪个不会?我们有村几个高中生?还不就你一个?考上大学是中进士,考不上你也是个举人啊,不错了,赶明儿我托几个媒人,给你说个漂亮媳妇,惦记他县里的闺女干吗呀,好看不中用,别学你大哥,小庙请了个大菩萨,弄的自己象个小鬼似的,就那还伺候不住——老找茬!
王志伟是老三,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叫王志豪,娶的媳妇是个初中生,那可是这三里五村的一枝花,那时候的初中生,也是稀罕的呢!现在在他们村小学当老师。大嫂人长的模样是好,但脾气大,还是棵石头树——死活不会开花(反正夫妻俩不会生育,当时这种情况总是怪女的,到底原因在谁,没有人知道),就这样一个女人,还把大哥训的象只猫。
再说这二哥一家,二哥叫王志强,现在是小队会计,还算顶天立地的汉子。二嫂子人勤快,肚子也不懒,那花儿开的比那石榴树都密,可惜的是十年生了七个闺女,要罚认宰,周旋好了碍不着二哥当会计。虽说嫂子还是一副生不出儿子不罢休的样子,可在旁人看来,是命中无子了。这都是让王志伟老爹老娘揪心放不下的。
他爹娘就指望他王志伟早点成家,好抱孙子,他老王家这一支可不能绝户了啊。王志伟一面想着,一面把声音调大一点。
他们老王家祖上就是个靠买卖起家的大户,对作生意还是比较热心、有天赋的。再说,上面也搞活了,不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以前,一个人就靠那几分自留地,现在,田地也承包了,除了交公粮,打的粮食都是自己的了。
“好好的作点事,大学生当不了,当个万元户也是不错吗!”他想啊,“如果以后我也能象老祖宗一样,把买卖作的那么大,不上大学倒也不算啥,可是能发达起来吗?”
听爷爷说啊,他们老王家以前真的神气着呢。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他们老王家的。说真的,他们老王家也确实阔过。
就说现在他们村小学的地方,那时是他们老王家的地盘,据说当时王家老太爷从这里的大官路直上北京,一路上不用喝别人家一滴水,住别人家一日店,到处都是他们的铺面。甚至听说,有的伙计干了十几年,都没见过东家的面,可以想象,买卖大的了不得。至于是什么买卖,他就不清楚了,反正不是卖布就是卖米,似乎还倒卖药材。可惜,那些个故事几十年没敢张扬了,直到这几年,才敢给孩子们提起。
当年他们家最昌盛的时候,王老太爷一辈子认了
个干儿子,加上自己亲生的
儿子,共计
个儿子。说真的,连他这个做玄玄孙的也觉得老太爷太过于招摇,甚至是有点败家了。
不过还好,败的是时候,如果不是后来没落了,还不知道要给斗个什么样子呢!有多少大户都斗得死绝了?富的不是时候,穷的却正是时候,他们省吃俭用几辈子的产业被老太爷挥霍一空。就在街坊们都还嘲笑他败家的时候,一阵风刮过来了,那些不舍得挥霍的不但刮了个干净,还背了个地主的恶名。没办法,时代就这样,风水轮流转。
呵呵,好不容易真的干净了,赤贫了,谁知道风向一转,又笑贫不笑娼了。他老王家王敬山这一支,还算是眼皮活的,紧赶慢赶,赶个末班。呵呵,大伯王敬海一家,可没有这么个运气,总是慢半拍,到现在给孙女们说婆家,还打听成份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当时他们几乎没有羡慕过谁,真要说有,私下里也只羡慕过一家,那就是当时刘家庄的刘家。听说,刘家的老祖宗是乾隆朝的罗锅宰相刘墉,他的后人不知怎么流落到了这里。后来不知道是因为世道变了要划清界限,还是就像传说的那样,因为孙子里有不肖的,出了个土匪,怕有辱门厅,不让他们姓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