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葵的脚才沾地,就听到头上“呜”声掠过,一支劲箭“啪”一下钉于城楼的立柱上,不见箭镞只露出箭杆,入木几近寸半。
“好强劲的弓……”赵葵的一名亲兵走到木柱前仔细看了一看,吐舌小声自语:“亏得大人早一步闪开避过,没让此贼得逞。”
另一边的赵胜,在李蜂头一报出姓名的时候,就飞快地将已经装入布囊内的钢弩取出,急急将弓弦挂上,等他拉开弦装上箭时,那李蜂头已经转达过马头向外跑了。赵胜可不管那么多,估算了一下不到三十丈的距离,把弩一举就扣下悬刀。三支无羽箭脱槽而出,直扑李蜂头和他五十个亲兵奔去。
城头上“射中了两个!赵都统好箭!”的欢呼冲天而起,紧接着,如雷的马蹄声中两下惨叫和一阵马嘶传来,人们看到李蜂头那队人马过去,后面多留下了两个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人和一匹脚步蹒跚的马,马上的一个贼兵跳下地,徒步向远处狂奔,那匹马勉强走了几步便轰然倒下。
细微的“嗒,嗡”两下轻响,城头暴起的欢呼和城外的惨叫马嘶,蹲身未起的赵葵吃了一惊,抬头看时,才发现赵胜对着自己眯眯的笑。
赵葵不由问道:“射中两个,怎么可能?赵都统可是用弩射杀了李蜂头么?”
赵葵的亲兵走过来扶起主官,信口回答说:“李蜂头那厮命大,正好有两个贼兵冲过为他挡下了三支箭,否则这恶贼哪还有命在。”
赵葵叹了声“可惜”。忽然奇怪地问道:“三支箭?!你是一发三箭?怎地以前从没听人说起过都统有如此高明的射术?”
连着三个问号说完。往城外看了一眼,惊道:“咦,三十余丈呐,三箭都射得这么远……哦原来是用手弩……咦!”赵葵低头看清赵胜手上提着的手弩。不由更觉得寺怪,上前一步伸手叫道:“借与本官看看,这是何处弓弩坊所制地强弩。”
从万般不舍地赵胜手里半拿半夺的取来手弩,上下翻看了一遍后。赵葵自语道:“双木,这两个字好熟,好似经常听人在耳边说起过的……”
“双木?啊,小的想起来了。”扶起赵葵地亲兵叫道:“是做出‘香碱’、‘蚊香’诸般物事的铺子……”
赵葵也恍然道:“不错,本官也想起来了,双木商行铁匠作坊所制的刀具天下无双,其所属各家商铺遍布临安、福建路,特别是他们珠子铺出售的仙人镜、水晶杯、万花筒乃不可多得地奇珍异宝。呵呵。这么说来,赵都统这具手弩是由双木铁匠作坊内的高手匠师所制的了?不知赵都统能否割爱……”
赵胜听了赵葵的话。开始还洋洋得意地不住点头,一脸与有荣焉地向围拢来观看这把钢弩的士卒们摆出骄傲的样子,挺起胸膛环顾左右。但赵葵最后那“能否割爱”四个一出口,慌得赵胜连声大叫:“不不,不行,这可是下官花了一千多近两千贯银钱,方求得……”
赵胜猛然抢上两步。一把将手弩从赵葵手上夺回,紧抱入怀中护好,说:“……好友,也是从前的官长陈君华将军……”赵胜艰难地吞了口唾沫,迟疑了片剂,才接着道:“……求陈将军好不容易购来防身保命的利器,还指着它立几个大军功升转。谁也别想从我赵胜手中把它弄走。”
已经四十四、五岁地赵葵,从十一、二岁就随父亲在军中生活,小小年纪时便向将士们学习骑马射箭,练出了一手好箭法,他立志要像父亲那样,杀敌立功,保卫国家。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不用说也清楚持有利器地战士活命机会更多些。在战场上的人,己方战败或是自己战死了,那是命该如此没话说。但只要能够活下来,再加上打了胜仗,就一定会有功劳、封赏,即便得不到功劳封赏,能活着领到薪饷养家总好逝……摇摇头,甩掉不吉利的想法。
赵葵此时见到有如此好的强劲手弩在面前,虽然自己还没试过此弩好在何处,但仅看连赵胜这等对箭术只有半桶水的蛮汉都能一发三矢,且远在三十余丈还三矢中的地情况看,这把手弩就算不是极品宝物,也可称得起是上等利器了,哪肯就此轻易放过。
想起在嘉定十二年(
年)夏天,自己受父亲之命,带一军兵马从襄阳出发,护送国宝”天圣铜人”回临安。那时,就是因为遇上连下了一个多月的阴雨,把自己所用地强弓及军中的弓箭全都泡坏,险些失手把那件重达数千斤的国宝被劫走。那时出手抢夺国宝的有金狗、西夏,还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三山五岳绿林好汉们,若非各地官兵和江湖上的侠义英雄相助,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呐。最后,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千辛万苦的把“天圣铜人”运抵临安,一军两千五百人的襄兵只剩下了不足一千筋疲力尽、人人带伤的残兵,赵葵也足足休养了四十多天,才恢复回到襄阳父亲的任所复命。
“如果,当时有这种用铁制成弓的手弩,我们哪会那么狼狈,说不定能把前来行动的金狗、西夏高手和各路绿林盗贼们都杀个精光呢。
我那些亲如兄弟般的襄兵弟兄们也不会为了保护国宝、救本官于险境死伤那么多了。”赵葵暗中打着主意,表面上堆起一副十分诚恳的笑脸慢慢向赵胜走近:“嘻嘻,赵都统啊,本官也不是强要向你白白索取,出钱转让与本官如何……哎,先别急,本官出两千贯,不让你蚀和,“两千五百贯,有多了咖……那好,三千贯怎么样,赚去一千多贯呐,不少了吧?”
赵葵往前走一步。赵胜往后退一步。保持警惕注视这位提刑官,始终相隔三尺的距离不让赵葵靠近,嘴里却是怎么也不肯松口:“我说提刑大人呐,不是赵胜不卖大人您的面子。实在是我老赵这样地蛮汉没读过书不识字,再无其他升迁转官之途,想要靠它保命立功,多得些封赏养完且又爱它精巧强劲。万分难舍啊,不卖……不卖……唉,别再说了,此等利器,就是大人出到四千贯,我老赵也是不愿卖地……”
城上由赵葵所率来援的雄胜军宋兵和赵胜所率从弯头撤回的军卒,看到两位主将在这刚打退敌人,还有许多善后事宜都没处理的时候。正事不去办,却于此似孩子为了一件玩具般地讨价还价。不由大起好奇之心。特别是有些没见过赵胜钢弩威力的雄胜军将士们,纷纷从远处拥过来,向同袍打听是怎么回事。当他们知道了只是为一具手弩而起的事由后,失笑的同时也都想看看这具引得两位将帅俱想要地,到底是如何好法的手弩,不由得起哄怪叫:“赵都统,既然不肯转卖与提刑大人。不如将出来让大家都看一下,把这手弩的好处也与众军将讲讲,让大家伙也长长见识啊。”
三千……不,就是出四千贯还不愿卖,这等于把话说死了,赵葵叹了口气道:“你呀,真是个只认死理的蛮人。唉,本官也不再勉强了。但,将出来让本官仔细看看,试射一回,让大家知道一下它的威力,这总可以吧?”
赵胜:“这个……”
“这样也不成么?”赵葵脸色一变。
赵胜吞吞吐吐地回答道:“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手弩所用的,乃一种持制箭矢,一支须得一贯半上下,还不肯多给,这把弩只配了三匣九十支。上次在弯头时用了三支,找回后因箭杆折断没法再用了。末将怕将再有箭矢损坏后,一来难以修复,二则购取不易,此后会没矢可用呐。”
一位叫魏显忠的裨将“哇”地一声大叫,喊道:“城壕上还有一架破桥没被贼兵收走,小的们,放出吊篮,本将军去城下将赵都统地三支箭取回,让提刑大人装上弩里再射一次,也叫大家伙看到这具手弩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