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s24fzj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父亲印象不深,袁野军对隔壁的大伯袁光远倒是印象深刻。大伯长的并不英俊潇洒,身高只有
.
米左右,属于身材矮小类的,在整个灵堡村也属于长相一般的。他十分顾家,为了照顾家里,主动申请从丰和镇供销社调到洪湖乡供销社,这样可以天天下班后回到家里,既可以帮家里做农活,又不耽误上班守门市。
袁光远和李碧华生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十四五岁,两个儿子也才十来岁,做农活根本指望不上。一家五口,四个人的田土,这是一项艰巨的劳动任务,很多壮劳力男人都望而生畏,更不用说让一个女人来完成。不过李碧华却是整个灵堡村最幸福的女人,别看她相貌长的一般,却有着富贵命,基本上与挑抬这些重活无缘,都由袁光远一手包办。
袁光远为了这个家,一人身兼两角色,赶场的时候他是供销社职工,国家工作人员;天一亮,他就起床洗漱收拾,背着背篼急匆匆的往洪湖乡赶,按规定时间开门迎客,容不得有丁点耽误,不过再忙,他走的时候都会对李碧华说“我走了哈,你在屋里慢慢弄嘛,地里头的那些活路我回来做,实在不行请人做。”
“又请人做啊,那有好多活路嘛,我一个人慢慢做也做的完。”李碧华一听又要请人做活路,她也不愿意了,她相信凡是还是自己做细心些,放心些。
不赶场的时候,袁光远则变成农民,天一亮就开始忙生产,犁田打坝,栽秧割谷,挖地除草,编织竹篾箩筐等凡是农村男人能干的他都无所不能,哪怕是肩上的重担压的他十分难受,他也只是哼哼的喊着号子坚持。袁光远在供销社工作,一些农药化肥他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不用排队,不用找关系都能轻易购买到,至少他买这些东西从来不用排队,只需打一声招呼,到时候把账结了就是。土地贫瘠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勤快,能够精耕细作,庄稼肥料充足,袁光远种的庄稼明显比别人家的好一大截,长相好,产量高。
农忙时节,袁光远既要忙工作,又要抢农时,单靠他一个人是难以想象的,他只有请人帮忙。在田土包产到户的时候,是按照肥瘦兼搭的原则分配的,每家每户的田土都比较分散,很不集中,距离晒场也很远。袁光远家也有一块大水田在庙湾,足足有一亩多面积,可以产一千多斤谷子,这可是一家人近一半的收成,非常重要。可这块田位于庙塆崖下,距离袁光远家晒场直线距离有近五百米,更让人望而生畏的是从庙塆将水稻搬运上来必须要爬过近
米的垂直陡坡。平时人们为了操近路进出袁家塆,都会从庙塆爬坡上来,人空手爬这段陡坡都会累的气喘吁吁,更别说挑着一两百斤重的水稻。每年栽秧割谷的时候,袁光远必须请人帮忙干农活。
袁光远在队上还是很有号召力,只要他一放信,很多人都到他家里来帮着干农活。人都是富贵眼,袁光远在乡供销社工作,和他搞好关系,买农用物质的时候可以找他打个招呼,也不用担心买不到,实在不行,找他打个招呼,暂时赊账也可以。袁家塆的都盼望着他喊人做活路,反正自己有的是力气,地里的活路也差不多做完了。只要袁光远一开口“某某某,你来帮我做两天活路嘛。”他保证随喊随到,活路做完,又高高兴兴回自己家去,真的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不过,袁光远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供销社的员工而高高在上,对于前来帮助做农活的人,他也是极尽地主之谊。每年袁光远家都会杀一头年猪,全部做成香肠腊肉保存起来,除了自己一家人吃外,全部用于招待这些人。
给他家干活吃的好,标准的一日四餐,早中晚三餐正餐不用说,中午十二点左右的时候还要过午,袁光远总是很客气的招呼大家“来哦,洗洗手,洗了喝点汤汤水水。”他把自家准备的醪糟汤圆或英米鸡蛋汤称为汤汤水水。
众人走进堂屋一看,满桌子摆着英米鸡蛋汤,每个碗里还放着两个荷包蛋,不由得惊讶起来“哎呀,大哥,你这个都太见外了,大家都是干活的,还搞的恁个客气,中午还要过午,还弄的恁个好,叫我以后都不敢来给你做活路了,老是给你们添麻烦。”
“添啥子麻烦哦,都是那些汤汤水水的,中午太阳大,喝碗这个可以解口渴,凉水我叫两个娃儿去崖洞去挑了,一哈哈都回来了,先把这个吃到,一哈都冷了。”
在袁光远的劝说下,众人才坐在桌子边,开心的吃起来。
一点过,大家才把英米鸡蛋汤吃完,李碧华又把午餐准备好了。干咸菜炒腊肉,蒸香肠,炖老南瓜,凉拌豇豆等摆满了一桌子,菜是常见的家常菜,但是份量足,都是用盆子装着的,尤其是那一盆干咸菜炒腊肉,足足装了一脸盆,摆在桌子中间特别显眼。
“来哦,都坐上来吃饭,今天把大家辛苦了,也没有准备个啥子,都是一些粗茶淡饭,几个兄弟不要见笑就是。”
袁光远再次谦虚的话语,又在众人中间掀起一阵涟漪。
“哥,你这叫粗茶淡饭,那我那个连粗茶淡饭都谈不上,你实在是太谦虚了。”
“我的天,弄恁个多菜,啷个吃得完!”
“每回到你这里来,都要麻烦你弄半天,大哥你真是太见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