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秀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种六磅加农炮诞生于十九世纪初的法国,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被广泛使用,当然,六磅炮威力比起十二磅炮来说还是差不少的,但这毕竟是第一门炮,饭要一口口吃,不是吗?
前世,杨可栋课余时间对历史特别是战争史异常感兴趣,作为历史迷和军事迷,他不但熟悉中外历史的主要事件,甚至连近代不同武器的具体参数和形制都能大体记得,这对他接下来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杨可栋记得,他要仿造的这种加农炮质量大概是
公斤,相对动辄千斤的红衣大炮,可以说是非常轻便了,就算加上铁质炮身,也没有太重,至少比木制炮车上的红衣大炮轻便太多。
这种六磅加农炮有效射程大概
米,最远射程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炮的长度为口径的
倍,重量是炮弹的
倍,装药量为炮弹重量的四分之一。
就纸面数据而言,这是一种相当优秀的野战炮。
深山里,钢铁厂连同旁边的厂房,被杨府的护卫层层把守,对于安全和保密,杨可栋非常重视,不但调动了海龙屯的城防部队,甚至还从府中抽调了不少精锐侍卫,当然这都是得到父亲许可的。附近的山民早被全部异地安置,整片大山被封锁,山间一座座瞭望塔被立了起来,每座瞭望塔上都有两名弩兵,昼夜值守,胆敢接近者格杀勿论。
为了保密,甚至连山外围,从海龙屯抽调出的守军都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大多数杨府侍卫也只是隐隐知道有个重要的工厂,只有厂房内的少数心腹侍卫才能亲眼目睹冶铁和铸炮的过程。厂房内,能自由活动的只有杨可栋和他自己随身的护卫,至于其他人,所有护卫连同工人,这些精心挑选绝对干净的人,半年之内都不许回家,其日用补给均有专人送上。
为了防止锦衣卫无孔不入的打探,杨可栋已经把能做的做到了极致。
而第一次试水,炮局用的是泥模,虽然杨可栋知道铁模更优秀,不过第一门为了保证顺利,还是用了简单便捷的泥模,当然,铁模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所谓泥模,顾名思义,是用泥制作的模具,具体做法是用泥和水汇合搅拌后,经过仔细打造,范金倾铸,层层笋合。泥模必须烘得又干又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大炮炮管必然会有蜂窝,放炮时容易伤到炮手。
这一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军曾赶制火炮,仓促赶制的火炮严重不合格,内有大量蜂窝气泡。比如,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改善虎门防御态势而新制的
门大炮,结果在试放过程中炸裂
位,炸死兵丁
名,炸伤
名。关天培检查炸裂的火炮,发现“碎铁渣滓过多,膛内高低不平,更多孔眼”,其中有一空洞,“内可贮水四碗”!
泥模制作比较繁琐,尽管相对铁模容易制作,但后期需要的精细活比较多。比如,烘干需要格外讲究,光是烘干泥模便需要一个月之久,若遇到连阴天,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此外,泥模最大的弊端是一个泥模只能铸造一个器物,一旦铸造好后泥模便需要被打碎抛弃,不能再用,造成极大浪费。
这一次,由于是试验品,播州只是制作了五个泥模,按杨可栋估计,这五门炮至少能有一两门堪用,不然若只准备一个,万一搞砸了就糟了。
泥模前期需要木模具,好在古代手巧的木匠太多了,杨可栋之前便命人准备好了作为支撑物的锥形模具,以及炮尾模等。之后便制作阳模的毛坯,在锥形模具上缠绕层层草绳,细密勾勒出大炮的轮廓,再用黏土和水调制的泥水均匀地一层层涂在毛坯上,等到上一层彻底干透后才能涂下一层。
阳模尺寸需要比真实尺寸大一些,因为铸件会收缩。在涂抹完成后,便在阳模上涂一层石蜡,这样,在下一道工序时,阳模和阴模便不会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