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懒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少室山风景优美,李玉峰一路闲庭信步,沿途好好观赏了一番,登上少室山,拾级而上,只见山峦叠翠,峰峰相连,一片绿树掩映,不多时,一座红墙绿瓦的庭院出现在李玉峰面前,上书“少林寺”三个大字---好一座气派恢宏的佛家寺院。
当晚夜深人静,李玉峰悄悄潜入,按照大致方位,转了几个弯,只听得水声淙淙,山溪旁耸立着一座楼阁,楼头一块匾额,写着“藏经阁”三字。李玉峰心道:“少林寺藏经阁名闻天下,却原来建立此处。是了,这楼阁临水而筑,远离其他房舍,那是唯恐寺中失火,毁了珍贵无比的经典。”藏经阁的守卫虽严,但在凌波微步之下都是渣渣,李玉峰趁守卫僧人换班之时,悄悄进了藏经阁。
藏经阁经书繁杂,既有武学典籍,又有佛家经典,李玉峰翻看了半夜,倒是寻到不少“七十二绝技”中的武功,不过李玉峰志不在此,一概舍弃。
《楞伽经》是达摩祖师东来所传,经中所记,乃如来佛在楞伽岛上说法的要旨,明心见性,宣说大乘佛法,本身和武功并无干系。藏经阁中《楞伽经》有许多,其时《楞伽经》共有四种汉文译本,今世尚存其三。一是刘宋时那跋陀罗所译,名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共有四卷,世称《四卷楞伽》。二是元魏时菩提流支译,名日《入楞伽经》共有十卷,世称《十卷楞伽》。三是唐朝宝叉难陀所译,名曰‘大乘入楞伽经’,共有七卷,世称《七卷楞伽》。
李玉峰要找的《楞伽经》是达摩东渡时所传的原本,属于真正的“孤本”,“历史文物”。在武林人士眼中自然不名一文,但在佛教徒心中,这就是“圣物”,好比基督教徒眼中的“耶稣裹尸布”,以色列人民眼中的“约柜”。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途。这也是后来觉远丢失经书后会受到严罚的原因。
由于这四卷经书的珍贵,李玉峰翻看良久才找到。李玉峰一向爱书,对于这等孤本自然爱惜不过。拿到书,李玉峰运内功于双耳,仔细倾听,并无他人在左近。但他知道,扫地僧一定在某处窥视着他,只是这人武功太高,除非他主动现身,否则李玉峰是不可能发现他的。
李玉峰及其谨慎,不敢在藏经阁中生烛火,只是借着月光打开经书,仔细寻找。
“怎么会没有?”李玉峰翻看夹层,什么也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