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府说没就没了,在山东的反应很不一样。

赵岩把孔府抄没的消息并非万分隐秘,还是很有很多渠道可以得知此消息,当然在目前也仅限于山东境内。

孔府周围的百姓得知孔府被抄没后,那绝对是拍手称快。

而西三府的乡绅们得知孔府被抄,心里很是担忧。

崇祯九年,赵岩把手摸到了青州府,现在东三府的土地名义上都属于赵岩所有,虽然赵岩把这些土地分发给了移民东三府的百姓。

而现在,赵岩把手伸到西三府来了。

孔府一被抄没,兖州府的土地几乎都属于赵岩的了。也不是什么眼红,山东的乡绅自然知道,他们和赵岩是不能比的,也没理由去眼红,只是忌惮赵岩在土地上的向西扩张。

赵岩虽然已经掌握了整个山东的行政权,但西三府的土地却是不多,也就是一些卫所的土地掌握在他手中。

之前赵岩用辽东的土地换走了青州府的土地,这种一比一的交换,对于那些地主乡绅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若是赵岩再用相同的手法,来西三府换地皮,那还不亏死。

西三府的地皮,可不是青州府能够相比的。若说青州府的地皮拿来换辽东的地皮还勉强能接受的话,那么西三府的地皮去换,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一时间西三府的地主乡绅心里都很是不安。

……赵岩赵家堡很清闲,现在除了每天处理一些他人无法做主的政务外,也就是往你科技院和兵营里跑,有时则去学校里发表一番演讲。

所以赵岩悠闲得很,有大把的事件用来抄家。

孔府的在逃核心人员,到现在只剩下十三个在逃,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外省,抓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赵岩感觉也差不多了,抓不抓也无所谓。

“老爷,孔府的这些土地现在如何处理?”赵全对赵岩问道,“这五百万亩地,要是经营得好,每年也能创造出不少的收入,就是周期比较长。”

“西三府的土地毕竟不是辽东的土地,这么高的价值,自己经营太麻烦,再说也没那个精力去经营。把这些土地都拍卖了吧!不过不能一口气拿出来,不然地价会跳水。”赵岩想了想说道,“还有,拍卖时要注明,这些地不管谁买去,每年都要交税。”

“这样一来,会不会造成太大的土地兼并?”赵全迟疑的问。

“在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忍受的,而且现在我们有辽东那辽阔的土地,对土地的需求不是那么大。我们要的只是消除免税阶级,只要他肯交税,他就是拥有几百万亩也无妨。”赵岩说道。

赵全在经济运作上研究较深,很快听懂了赵岩的意思。

真正的矛盾,并非土地多少的缘故。就大明整个形势来说,土地兼并是很严重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土地。

但在山东来说,土地却是足够的,只要肯移民,土地都有。东北三大平原中,两大平原将用于农业生产,而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将建立一个生态保护区。但北方的土地远远不止于此,西伯利亚南部虽然比较冷,但同样适合农业生产。

同时一定程度的土地兼并,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工厂需要很多工人,而工人的来源就是农业生产人口的转变。

所以现在东三府已经允许土地买卖,只要是农户转业,手中的土地都可以卖掉。但这种买卖,不同于以往的土地买卖。

以往的土地买卖,那些中上阶层的人的兼并方法非常恶劣,往往是是将自耕农逼迫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而在山东则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山东没有横征暴敛,不会出现政斧把人逼到绝路的现象,同时看病就医不要钱,也不会出现生了什么病把土地卖掉的现象,更没有高利贷这东西。

所以东三府的土地买卖,是很温和的。

当然,东三府的土地实在也不太值钱,因为东三府的就业条件很好,请人来当佃户的话,地租都非常低,因为东三府的情况形不成高地租。佃户是租地来进行农耕生产,但赵岩在朝鲜和辽东有的是土地,若是地租太高,还不如去朝鲜、辽东,所以地租都很低。

若请长工的话,目前山东的长工工资最少都是每月一两,而且还要包吃住,而且赵岩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一天只能工作九个小时,加班需要再付工钱。

就一个劳动力这样的成本来说,普通的经营方式也只能保本。

所以现在东三府的地价比较低,而一些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转业人员,有的甚至把土地以几乎免费的方式租给别人耕种。

虽然地租低,但地价可不低。

东三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中都有了钱,并非很愿意卖地。而且购买土地也并非没有利润。

没有什么利润那也只是一般的经营方式,若是种植一些果树,养殖一些经济效益高的动物,那利润却是非常可观的。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东三府的很多百姓口袋里有钱了。

就医、上学都免费,家里有余粮,又有余钱,消费需求自然也就随之提高了,但市场上却缺乏许多更高消费品质的农场品。

粮食在山东基本上不用发愁,红薯粉干想吃多少都有,只要你能撑得下。但若说一些水果,却是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很多水果以及高档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都很热销,这也就成了东三府土地兼并的原动力。

果、渔、肉,这是高档农业产品的三大类。

在这种情况下,地价涨得也比较厉害。为了追逐效益,人们都在大买土地,土地价格也就高了。

土地价格高了之后,成本也就高了。

但目前农产品热销,一时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但随着产量的增大,利润空间也就会随之减少。

最后胜出的,将是那些管理手段更科学更精湛,或者是找到新的稀缺产品的集团,而那些管理上很粗糙的则会被淘汰。

这是很必然的规律。

随着教育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眼界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在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很少会回去当农民,要当都是当农场主,拥有较大规模的土地,用最先进的科技进行生产。

所以,土地兼并,在东三府也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

每个人五十亩土地的情况,不可能永远保持。人们不会被永远困在那五十亩地上面,所以赵岩现在也不限制东三府的土地兼并,但超过了五十亩地,农业税会增加一些。

未来的东三府,绝对不会是商品粮基地。

东北和南方将会变成商品粮基地,不是很肥沃的山东土地,经济作物将占据主导地位,而孔府之所以被赵岩抄掉,那是因为他们仗着土地多,违背了市场规律,极大的浪费土地资源,让赵岩忍无可忍。

西三府的土地兼并赵岩并不反对,只要你交税就行了。

“那下面就轮到鲁王了,先派人去和鲁王交涉一下,看看他什么态度。”赵岩对赵全说道。

“老奴明天就派人去。”赵全点头道。

“他若是愿意交税,可以解除他的禁令,让他能够走出济南城。”赵岩补充道,鲁王的地可以不用没收,毕竟鲁王不像孔府那样作为。若是他愿意交税,那则两相安。若是他经营不善,那三百万亩土地,也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兼并。

……济南的鲁王府邸内,身材肥胖的鲁王正愕然的接见赵全派来的吏员。

“本王要交税?”鲁王听了半天,呐呐的问道。

“鲁王您要是交税也不亏,以山东现在的经济形式,您的地皮要是卖出去,远远比之前买时地价要高得多。就算不卖,种出来的东西卖的价钱也更高。”那吏员说道。

“那别人呢?是单独本王要交,还是别人都要交?”鲁王很不甘的问道,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无情的事实。

赵岩连皇燕京敢拉下马,何况他这‘小小藩王’,鲁王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清楚的。虽然很是不甘,但若是全部人都要交的话,他心里自然平衡一点。

“大将军的意思是,山东不允许出现手中有用大量土地,却免税的阶层,今年山东所有地主,无论是否有功名在身,是否是王公贵族,都必须一律缴纳农业税赋。鲁王您要是肯接受,明天您就可以自由出入济南城,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

“这是建威将军的意思?”鲁王一听可以离开济南城,顿时激动的问道,生怕这是假的。

“当然是大将军的意思。”

“如此,本王愿意交税。”鲁王很兴奋的说道,钱财对于鲁王来说,并非太过看重,三百万亩土地就算卖掉,也足够他享受一辈子了,但最大的遗憾就是出身在皇家,无法走出这济南城。

这就像是坐牢一般!

能走出济南城,这对鲁王来说,是一个梦想。

……鲁王的配合,让赵岩放了他一马。

不过这税怎么抽,却得好好商量一番,拿出一个具体标准来,以免造成界限模糊不清,收得不清不楚。

为此,赵岩召开了一次行政部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商讨山东农业税的改革方案。今年之内,我们要消除山东的免税特权阶级。五十亩及以下的农户免税,五十亩以上的地主,农业税怎么收法,大家先说说看自己的意见。”赵岩对行政部的吏员们说道。

“主公,五十亩及下免税的话,我们每年会损失

余万石的粮食收入。”张步云说道。

“但我们在超过五十亩的人身上多收了,损失可以弥补回来。”赵岩说道,农业税现在赵岩已经差不多看不上眼了,但那些地主身上却是必须征税的,否则贫富差距很容易拉大。

一旦贫富差距拉大,那矛盾就很尖锐了。

“一百亩及以下,每亩收五分银子,五百亩及以下,我们每亩收七分钱银子。一千亩及以下的,我们每亩收一钱银子,五千亩以上的,每亩收一钱五分……”

“太少了点,

亩一年才

两白银,

亩才

两。”

“不少了,若是五千亩的,一亩就是一钱五分,那就是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