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爷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廷鉴说的也是肺腑之言,也只有杨廷鉴知道杨嗣昌最后就是间接地被这些武将给害死的,所以才提醒于他,至于杨嗣昌明不明白其中关键,那就不是杨廷鉴关心的了。

“哎……此等拥兵自重的武夫当真该杀……国家糜烂若斯,皆他们养贼自重也……哼,如若陛下让我去剿贼,某首相要杀的就是这些祸国殃民的粗鄙武夫……哼哼。”

好吧!杨廷鉴自觉地闭嘴不说了,自己作死怨不得别人。

“杨大人文韬武略,如果大人到中原剿贼一定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呵呵……贤弟过誉了,只要陛下派愚兄去,到时候还请贤弟前来助愚兄一臂之力,贤弟武功盖世,想来一定可以沙场建功立业。”

这……砸杨嗣昌果然不是省油灯,三言两语就把杨廷鉴给绕了进去,而杨廷鉴还不好意思拒绝,当下就只好强颜欢笑地说道:

“只要大人看得起晚生,晚生定当鼎力相助,不惜余力。”

“咳咳……冰如老弟,你真的就舍不得那锦衣卫的官职,咱们圣人弟子,最是不待见锦衣卫,冰如贤弟不怕那些文官孤立于你。”

张溥连忙咳嗽,打断了杨嗣昌和杨廷鉴的谈话,因为两人说着说着,就说道要一起去中原打流贼去了,而张溥他们是想要杨廷鉴推掉锦衣卫差事。

杨廷鉴对张溥这个兄弟还是非常信任的,现在杨廷鉴必须要把张溥和吴伟业两人说通,毕竟复社今后可是杨廷鉴巨大的助力:

“溥兄、伟业兄,你可知道大明知府卢象升大人,崇祯二年后金率军犯境,京师危急,卢象升起兵勤王,后金军退走。为防清军再次来犯,严明军纪,加强练兵,军容大振,人称天雄军。

愚弟行的也是卢大人之路,先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天子亲军,到时候也好上报君王,下安黎庶,至于有人说愚弟是鹰犬也好,忘记圣人之教诲也好,愚弟并不在乎这些,愚弟只想做为国为民的事情,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杨廷鉴这话说得高大上,张溥和吴伟业还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卢象升的的确确自己在训练军队,并且亲自掌管军队。而杨廷鉴只不过依瓢画葫芦。

“贤弟既然不顾个人荣辱,为国练兵,愚兄佩服之至。”

“溥兄,鞑子频频扣关而入,杀我百姓,掠我财物,荼毒地方,就凭那些烂到根子里面的卫所军吗?他们担不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张溥和吴伟业当然知道大明卫所的糜烂,但是他们也无力去改变这一切。

“那好吧!贤弟就试试也好,想必贤弟训练的出来的军队,一定可以把那些凶残的鞑子给剿灭了。”

张溥这话可是有点狂妄了,建奴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现在就说剿灭建奴,那可是有点异想天开了,重创还是可以的。

“谢谢溥兄体谅吾一片为国为民之心。”

杨嗣昌一见大家都把话说透彻了,就连忙招呼几人到饭厅用饭,其实杨嗣昌在心里也希望杨廷鉴练兵,今后好为他所用,杨嗣昌可是从他老父那里了解到,杨廷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在赵子龙之下。还好!杨鹤没有用吕布来比喻杨廷鉴。

哪个文官不想向上爬,大家都是一样的心思,杨嗣昌也不例外,再说杨嗣昌在山海关整饬兵马,卓有成效,他本人也以素知兵事而著称于朝。

杨嗣昌当然也知道这乱世,很快就改轮到他上位了,毕竟朝廷需要能打仗的文臣。从杨嗣昌先劝说杨廷鉴辞掉锦衣卫职位,到后来支持杨廷鉴,那都是在为他今后谋划,至于杨嗣昌但因张溥劝说杨廷鉴一事,也被杨嗣昌的小小私心给冲淡了,看来这杨嗣昌也不是省油的灯。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