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随波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是奴婢见过最好的君王。”
“朕想听到实话,有什么好的,不太好的都说出来吧。”
这种话还是听听算了,真要说,还是多说点好话捎带一丁点真话保险一点。
“陛下对敌人心狠手辣,残酷无情。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下人,还有底层士兵,却是仁慈悲悯的。古往今来能知天下苍生疾苦的君主本就不多,像陛下这样还能真心实意付诸行动的就更少了。”
“那朕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大胡子这是要干嘛,自我检讨?人可以自嘲,别人却不能附和,我还是悠着点。
“人无完人,陛下再厉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全。奴婢跟着陛下时日尚浅,看到的都是陛下的好,其余不清楚的也不敢乱说。”
“看来朕平日里挺凶的,你们都只敢跟朕说好话。”
“奴婢说的是实话,陛下偶尔会凶神恶煞,多数时候还算平易近人。虽然有些人觉得您严苛寡恩,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您公正严明,赏罚分明。”
“小顺子,朕此次带你出来,还真是带对人了。有些时候,朕甚至觉得你比何泉还要合朕心意。你若是心里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听听,或许能给朕一些启发。”
难道我之前猜测的都是对的,大胡子和老杨一样,虽然都不喜欢多嘴多舌的人,可是平常没人敢和他们主动攀谈,所以特别需要一个说真话的人在身边。
而这个人最好话说的中听,还能开解心情。呵呵,这不是我的强项嘛。
“陛下今日为何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战事受阻,朕只不过胡思乱想一番,随意反思了一下,并无特殊原因。”
这大胡子和别的帝王果然不一样,遇到事情还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错,果真是圣主明君。
猛然间,陈定脑子里快速闪过几个场景。仔细回想,却是前一世平定尉迟迥叛乱时,杨坚说过的话。
行军打仗之事,自有能征善战之辈来做。我该关注的不是一场战役的胜败,而是整个格局的变化。
仗都让我打了,还要这些将军做什么?
按照老杨的意思,元帅就该统筹全局,不该盯着眼前的胜败得失。大胡子不仅是大元帅,更是大皇帝,理应坐镇京城才是。为什么他的行动和老杨说的恰恰相反呢?
如今他御驾亲征也就算了,还亲上战场指挥,这不成了韦老头了吗?
“陛下,奴婢还有个疑问。行军打仗原本是将军们的责任,陛下是一国之君,理当更关注朝堂大局才对。为何陛下要亲上战场,还要亲自指挥做战呢?这些不应该是领军大将该做的事吗?”
“朕刚刚夺回大权,好不容易亲政,才有机会重掌军权。如今正急需树立威望,巩固皇权之际。若假手于人,只怕日后难以掌控大局。”
说的也是啊,让外人掌权总是不放心。若是让宇文氏自家人掌权,以小胡子现在的功勋,再立几次战功,只怕大胡子不得不弄死这个兄弟了。
“陛下是觉得,军权交给外人,只恐日后尾大不掉。若让齐王领兵在外,又恐齐王早晚会功高盖主。”
“你说得没错。朕不希望再出现第二个宇文护,唯有御驾亲征才能杜绝此事发生。”
“此前您不是想让随国公制衡齐王吗,为何不让他们互相制约,您坐在后面掌控局面。这样岂不是更有胜算?”
“朕已经当了十二年的傀儡天子,不想再受制于人。平衡术若是玩脱了,朕再无翻身机会。”
大胡子果然不简单,虽然表面看起来小胡子忠勇,杨美人温顺。可谁知道他们获得巨大权力后,会不会变成大尾巴狼呢。
没有希望的时候,自然没人敢心存幻想。可若是大权在握,谁又能保证这些
人不被利益诱惑呢。
只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上一世老杨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呢?为什么老杨可以躲在幕后运筹帷幄,大胡子就必须自己来呢?
“陛下,奴婢以前也听说过不少故事。为何有些帝王在背后出谋划策,就可以决胜千里之外,有些帝王却会被权臣挟制?还有那些御驾亲征的帝王,有些凯旋而归,有些却会大败亏输?”
宇文邕低头看了看手炉,半响之后似乎想到了合适的措辞。
“不管是在幕后运筹帷幄,还是御驾亲征,其实风险都挺大。如何选择,会出现何种结果,还得根据帝王面对的情形,以及他们自身的才能而定。”
“所以不管如何选择,能最终赢得胜利,掌控全局那就是好的选择。”
陈定说话间,隐约觉得有些口渴,悄悄倒了两杯茶。一杯递给了大胡子皇帝,另一杯趁大胡子饮茶的瞬间,一咕噜咽下。
宇文邕饮了茶,气色也不之前好多了。“小顺子平常想的倒是挺多的。”
“奴婢也没啥本事,就爱想东想西。听到人家说什么,或者看到人家做什么,就爱琢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