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随波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此时,京城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时时刻刻关注着邸报上的动向,前线危急的消息频频传到众人耳朵里。
双关失利的战报飞马入京之后,人心惶惶之下谣言四起。
有谣传西北已经完全沦陷,前线将士死伤殆尽,只是朝廷为了防止事态扩大而封锁了大部分消息。另有谣传突厥很快就要攻破天水防线,兵峰直指咸阳,长安危在旦夕。
陈定凭着前世的记忆以及后来的事态发展,明确的知道这一次突厥人来势汹汹,声势浩大,志在必得。
而这一战关系到新王朝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汉族文明的兴衰成败,同时也是东亚两大强国之间的国本之战。
按照历史轨迹这一战虽然没赢,但是守住了防线。第二年,杨坚便兴兵数十万疯狂报复突厥这一次的全面进攻。
只是在那段历史里,杨坚已经是大隋皇帝,国家完全掌控在他手里。而如今因为自己曾经篡改过历史,大隋还未建立突厥就已经兴兵来犯。
陈定不太确定,仅仅以丞相的名义杨坚是否还能调的动那些军队?是否能让那么多将士为他拼死血战?
不过因为有前世的记忆,陈定很快就能判断出谣言的真假。前线告急是真,双关失利也是真。不过若说西北沦陷,突厥攻陷咸阳,那是不可能的事。
虽然自己改变了历史,大局却并没有改变,国家实力还有军队战斗力在那,突厥想要在杨坚手下肆虐,那是异想天开。
回头想想,自己的担心倒是多余。既然大局没变,结局也定然不会变,还有什么值得担心呢。
沉思了几天,陈定又想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已经提前将火药这玩意给推进了几十年,为什么对时局一点影响都没有呢?
推敲了老半天,陈定似乎又找到合理的解释。
这个年代连粮食都短缺,炼钢炼铁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事,完全是个败家活,说出来是要掉脑袋的事。
所以就算真的调制出了巨大爆炸力的火药炸弹,在别的设备和技术跟不上的情况下,最终火药能产生的威力也有限。
更何况未来这个国家战事不断,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去造大批量的新型武器。就算少量出产了,运到西北前线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想到这些陈定不禁有些失落,&#
;.&#
;
&#
;
h&#
;自己带来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也就火药稍稍派上了用场。可真正遇到大战的时候,这些雕虫小技根本不足以影响大局。
生产力跟不上,再先进的想法也是白搭,看来自己选择不当官是对的。未来的日子说好听点是江郎才尽,说不好听一听是黔驴技穷。
又过了两个月,战争终于结束。陈定算了算日子,倒是比原本的历史上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是自己的火药起了作用,还是前线的将士太过勇猛。
当然,勇猛真的是勇猛。在众多失利的消息中,陈定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一个叫达溪长儒的将军率两千精骑遭遇突厥十万主力军。
两千对十万,还是在北方草原上,原本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屠戮战。达溪长儒硬生生和突厥人耗了三天三夜,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气魄,硬生生将对方十万大军给耗走了。
这是继老将韦孝宽的玉璧之战后,陈定唯一叹为观止的一次战争。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只是光听人传说就已经让人热血澎湃、荡气回肠。
这个震人心魄的消息还没传多久,陈定又听到一个令他心惊胆战的谣言。
丞相病危了!
不会吧,老杨一向身体健朗,怎么会这么弱不禁风的。就这样一个大浪就能将他掀翻?
陈定明知道这个谣言十有是假的,不过心里还是忍不住提心吊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正阳宫瞧个究竟,也好安心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