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与莫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向早起的江鹞,这次起的依旧那么早,可还是没有老人起的早,江鹞在第一声鸡鸣时醒来,而老人已经起来了。
如以往一般整理着渔网,鱼篓。
江鹞以为老人这是要出门打渔,可老人只是整理了一下就收了起来。
老人出了门上了小船,少年也出了门,老人看见了少年就问:“少年郎要和我一起吗?”
江鹞点点头,上了船对着老人说:“老爷爷,叫我江鹞便好了。”
“什么鹞?”老人好奇的问。
“就是水上那种大鸟,鹞子。”江鹞赶忙解释。
“真是个好名字。”老人笑着说到。
小舟行着来时的路,老人撑船不快,可每一杆下水都让江鹞觉得有种美感,不管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老人都是毫不吃力。
几十年时光磨合出的几个动作,可不是江鹞这一会功夫可以看透得。
以前载人,客人都是关注这两岸景致和时光荏苒。
哪有人还痴呆呆的看着一个糟老头子撑篙划船啊,关键是这少年还真的饶有兴致。
“怎么?要不要试试看?”老人转身将竹篙递给江鹞。
没了老人把持着方面和力道,小舟顺流而下,速度越来越快,向着河中心飘去。
江鹞还在考虑要不要接杆。
老头一把就把竹篙塞在了少年手中,说:“赶紧得,到了河中间,你想撑篙都撑不到了。”
江鹞接过竹篙,学着老头子的动作,小舟的方向是过来了,可偏了太多,江鹞又赶紧提出水面,往左边的河水里撑去,又过了。
“哈哈哈,小伙子蛮力可不小,不过撑杆划船靠得可不是蛮力,要学着收着自己的力道。”老人对着江鹞笑道。
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自己的力气。这次江鹞终于还是有模有样得把住了方向。
可小舟顺水而行,江鹞的每一杆都是加速了小舟的前行速度,自己已经完全把控不住小舟的速度了。
就在江鹞打算将竹篙直接插入前方河床下让小舟停下来的时候,老人一把就抓住了少年手里的竹篙。“可别折了它,老伙计都陪了我好些年了,哈哈哈,看着,我来。”老人拿过竹篙对着少年说。
江鹞只能尴尬的摸着自己的后脑勺。
老人手里的竹篙亦如之前不急不缓,从水中提起,再撑入水中,几个来回,小舟就已经慢了下来。
“看懂了不?”老人问江鹞。
江鹞摇头,真心没看懂。
“慢慢来才行,什么事都不能急得,越急越出岔子。”
江鹞点点头,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以少年习武之人的身体,撑了这么回都会觉得手腕酸胀,更别说这么个哪怕身子骨颇为硬朗的老人了。
老人看到了江鹞的小动作,笑了笑。
“都要是和你一样,你觉得我这老身板受得住吗?”老人打趣江鹞。
“老爷爷,是有什么技巧吗?”江鹞虚心的请教。
“当然有哦。提杆要顺水提,撑杆要逆水撑,力道大小很重要,可入水角度更重要,不然可控制不好方向。”两人说着话就到了两人之前见面的地方。
见着没人,老人就调头回去了,又是熟悉的渔号,江鹞唱不出来,就跟在老人身后哼着,只觉得那读书人写得这首渔号真好。
老人还是轻轻松松得撑着杆,一杆提起岁月沉重,又一杆撑下平安轻行。
小舟逆水行,朝阳打在碧波荡漾的梅川河上,泛着金色涟漪,如万千金鲤东奔入海去。
小舟已经靠近了村落,江鹞此时看在眼里的和听在耳朵里的有,渔歌醒朝阳,炊烟荡河滩,捣衣声声在,嬉笑处处藏。
他好似明白了为何陆老头会说他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只会误导江鹞自己的思想。因为此时的少年所见所闻,处处是美好。
江鹞打算告别老人,独身离去,老人又留住了江鹞,老人说三天后村头那汉子要去梅州城赶集,到时候可以坐他的驴车去,人也轻松。
江鹞没有拒绝,他觉得老人家有些道理自己是没听过的,比如撑篙划船的道理,就很实在,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就能省下那么多力气,就很好。
吃过早饭,两人又撑船去了那边,老人说他一天要来三趟,早上一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可不敢过来,看不清水情可是会吃大亏得。
你看,这些小道理就很实用,因为书上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