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街边有些铺了地席的流民,正在被县卒赶着卷铺盖走人。
这一队县卒,就像在城里搞收集一样,把散落的流民收集到一起,然后统一赶去城南的废里。
等他们走远,公羊丘低声问向将离“出了这么大的事,郡署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封了城,难道他们的活动不会受限么?”
将离“嗯——”着想了想,摸摸脸上胡茬,摇摇头“想不通,郡守掌管全郡事务,虽说办公的郡署在治所,但日常城中的事务是不归郡守直接管辖的。”
概念参考郡守类似于高官,治所就是省会,郡署是省政府,县令是市长,县府是市政府。
“可出了这种事情,郡守作为一郡之首,治所被围困,怎么也要制定一套针对流民的方案出来。
“即使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起码也要露个面,或者发几道声明贴在阙台上示众,让民众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公羊丘问道“该不会就这么放任流民不管吧?那要等到哪天?流民一天不走,就一天不开城门?”
将离也不知道,九原城从没遇到过“以前也有过这种事儿吧,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
公羊丘挠挠头,回想一下,说道“这要以宋子城事件为分界线……”
他慢慢说着,将离认真听着,才意识到“九年前水患流民暴动、占领宋子城与军队对抗、最后丧智屠城”这件事,是天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直接影响到各地对流民的态度。
在那事之前,即使来了流民,也不会关闭城门。
但是会有士伍在城门口查验身份,无验、传者身份不明、不得入城。
很多流民在逃亡中丢失了这些,就只能在城外安营露宿,直至水患退去。
为免流民生乱,&#
;&#
;&#
;
h&#
;&#
&#
;官府也会施粥,并不像那个胖子县令空口说的那样不赈灾,确实,自商君变法至昭王时期,的确不赈灾。
可在将离的祖父、父亲在位时期,也都有开仓赈济的先例,作为君主,哪能真的放任这么多子民活生生饿死?
因为要标榜、效仿先帝们爱民的功德,这也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光荣的负担。
每当发生灾害,各地总是很头疼,要给灾区减税,还要喂养流民,但毕竟家底厚实,总算是熬过来了。
不过到了宋子城事件之后,各地在处理流民问题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有些地方官甚至感谢那次恐怖事件,这让他们有了合理的借口来拒绝流民进城,毫不犹豫地选择封城。
巨鹿南边一点的邯郸城、武安县、安阳县,还有邺县等等早就关闭了城门,这些流民无处可呆,一路北上,来到巨鹿城。
流民中不乏家境好的,这些人精明,也有车马,早就举家驱车入住巨鹿逆旅,只等家乡水患退去,才会离开。
家境不好的就靠脚力,脚力够,跑得快,像这些一早在城门刚开时就涌进来的人。
他们被安排至城南的废弃里巷,虽然条件肯定不好,但比起在城外露宿的,这些人能有一个挡雨的屋顶和一碗稀粥,已经与城外流民的待遇有着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