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铗正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应祥吾儿:吾奉旨召回临安,面奏大功,朝廷甚喜,你可与张宪速到京都,听候加封官职,勿误。”
怀揣着这一封家信,岳家军两名小将岳云和张宪当即离开岳家军军营,兴奋的乘舟沿长江东下,准备直达临安,与已在临安多时的岳飞汇合。
岳家军之所以在战场上连战皆捷,除了军纪严明,训练有素外,军中那一批年轻小将也是一个因素,这批小将让金人极为头疼,他们血气方刚,勇猛善战,经常无视战场规则,不按常理出牌,让久战沙场的金兵老油子们也吃尽苦头。象银锤岳云、金枪张宪、金锤严成方、大刀关铃、双枪陆文龙、银枪张奎等,就是小将中的佼佼者。
岳云时年二十二岁,娶妻巩氏,自幼从军,使两把银锤,重八十斤,为岳家军八大锤之首。
张宪,时年二十一岁,已故元帅张所之子,与岳飞之女岳安娘定亲多年,由于连年征战,未完婚,使一把虎头錾金枪,亦有万夫不当之勇。*
两人年纪轻轻,却都已经从军多年,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也成了岳家军中年轻一代将领的代表。
两人之所以对此这么兴奋是另有原因的。
原来,以这两人的战功,早就应该得到更大的封赏了。可是岳飞是一个从严治军的人,尤其考虑到岳云和张宪的关系,对两人通常搞特殊化,有功不赏,小过即惩。两人到底是年轻人,看到同样的战果,别人都有封赏,自己却没有,而做了同样的错事,受到的惩罚却比别人重得多,口里表示不在乎,心里却未免不爽。
这一回,皇上却让两人一齐进京受封,看来是皇上知道岳飞平时对他们太严厉,想直接补偿了。
总算被人赏识的感觉十分美妙。再怎么说,看着跟自己贡献相当的甚至还不如的其他人,官位比自己高,封赏比自己厚,知道的还好,不知道的还以为真的是他们两人不中用……
船沿江而下,到镇江时,船意外受到撞击,船家说要在这里勾留两天,才能把船修好,两人决定上岸从陆路赶去临安。港口处有一批负责检查往来船只和进出乘客的官差,见两人上来,照例查问,听两人报上名字,均称久仰,那个头目名叫柳七,十分欣赏在前线抗金的英雄,因这时已经是黄昏之时,便劝两人暂歇一晚,次日再启程。顺便也看一看这镇江的风景。
两人一想也是,当即跟随柳七来到驿站,驿丞听说是岳爷的儿子和准婿到来,也是十分高兴,亲自为两人把马牵到马棚,又叫了仅有的两个驿卒帮提行李,带两人到两间上房。两人所带行李不多,只有随身衣服及随身武器,但随身武器份量不轻,加起来都在百斤以上。驿丞和驿卒们,也颇有点吃力。
一切就绪,驿丞说驿站里没有饭吃,邀请两人到家中吃晚饭,两人谢绝了他的好意,说是随便到街上吃点即可,也能顺便看看风景,毕竟一直在抗金前线,难得看一眼热闹繁华街景。然后便离开驿站,走到镇江大街。
两人都只有二十出头,且帅气十足,南宋初理学还没大行其道,姑娘们都可以在大街让走动,见到这两个玉树临风、英俊挺拔的青年男子,娇笑的娇笑,害羞的害羞。
“不行了,看来真得早点让你成亲了才行,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可不得了。”岳云笑着看一眼张宪。
张宪脸上一红,他虽然也是出身将门,但是性格腼腆得多,不象岳云,十六岁与巩玉娘一见钟情,就爽快地定了亲。
说起他和岳安娘的亲事,也是一段佳话。张宪十四岁,父亲张所病故,他便单人匹马来投岳飞,岳飞感于张所曾经有的知遇之恩,又念张宪年轻,在战乱时,有意安排张宪保护随军南迁的家属,岳飞一家人当然也在其中。
当时岳安娘只有十二岁,她天性豪爽,见到张宪长得秀气得象个女孩,也跟女孩们一样腼腆,很不喜欢,经常捉弄戏谑,张宪一度也对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姑娘恨得牙痒痒的,直到两人合力击败过一股劫道山贼后,岳安娘才知道张宪看来年轻腼腆,到了战场却一点也不含糊,而张宪也才知道这姑娘嘴没遮拦,其实内心不失温柔体贴,两人总算不再一见面就红眼睛,当然了,两人性格都有固执的一面,不愿意轻易改变态度,所以言语之间,还是免不了时常发生些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