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天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关于澳洲人的一些见闻,包括他们能造出无色透明的玻璃器皿,还有博铺港内停着的那些巨大的铁船和不用帆桨的快船。
关于澳洲人的传闻听了许多,越发激发起袁选三的性质,匆匆把东西吃了,喝了茶水,便要结账与崔八上路,老板却来询问两人是用现钱还是流通卷。
“流通卷是什么东西?”
老板听他们这样问,也是一乐,从怀里拿出几张票子递给两人看,“这流通卷可是好东西,就是短毛首长们的银子,他们平日买卖也都用这个的。”
崔八去过东门市,但没有买东西,所以并没见过这流通卷。他接过一张来看,上面却是印得无比精美的一些图案,还有奇怪的符号,也有几个认得的,大概是用汉字写着的数字,但是虽然上手感觉挺括,但还是能摸出来这就是一张纸票,“澳洲人就用这纸片当银子?你们怎么敢收?”
“如何不敢收,在澳洲人那里买东西也能用这个,而且用这流通卷买还能给个折扣,算钱也比银子方便多了,还不用折色称重,现在往来大宗的商人与澳洲人交易多有用这个,小店自然也是收的。方才问两位相公,便是要给两位寻个方便,看两位也是大户出来的,真要给我银子,我还没东西找补了不是。”
两人暗暗纳罕于澳洲人的厉害,忙拿了铜钱出来付账,又找老板换了几张票子收藏到身上,便起身告辞往百仞城方向去了。
…………
沿途无语,没出半个时辰,便到了东门市,如今的东门市比起崔八刚来那时又是一番新气象,陆续建成开放的区域扩大了许多。街道上已经看不到当地人自己搭建的各种棚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齐的砖瓦铺面,房子格局都不大,但是和传统铺子不同的是,开间都特别大,几乎一整面都是门帘,看字号货物也很是不少。除了经营杂货特产外,还有一些说不上用途的特殊房子,这些房子给人的感觉是丑,看惯了本时空标准营造的房子,这些澳洲人的房子外墙都是刷的白灰,统一的样子,看不出半点特色和雕梁画栋。不过袁选三也看得明白,澳洲人的房子设计得非常紧凑,似乎一点也不像浪费土地,街面倒是如崔八所说宽敞得很,八匹马并行估计都毫无问题,而地面全都用砖石铺得平整异常,看不到县城里那种土路特有的扬尘和泥泞。道路两旁都种上了花草树木,虽然都是些幼苗,但看得出都是人工为止,这工程量可相当不小了。
有几个髡人打扮的年轻男子,穿着一身黑布的短打衣裤,腿上还用白布条缠了起来,穿着草鞋在市场里穿梭,其他土著看到他们都是毕恭毕敬。一边走,腰上挂着的棍子一边晃动,很是威风。崔八上次来这里见过,忙告诉袁选三,这些都是投效澳洲人的假髡,唤作警察,是专门负责维持这里市面秩序,缉拿盗贼,抓捕不法商贩的,能当警察的都是极获澳洲人信任的,所以土著也就畏惧几分,他们胸前那个白色的布票就是身份牌,假髡们各司其职,具体在澳洲人那干什么都在布票上写明了。
“如此说来这澳洲人当真不是海匪之类的,这样的做派倒比官府更有章法些。”
“是啊,就说我们走来的大路,要是官府来修,就算用度周全,没个一年半载也修不起来,原本县城到这里也得半日,我们今天不过行了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这市场也与别处不同啊,我看就算府城也未必有这么气派宽敞的街面,你看这地上,半点污水粪便都看不到。”袁选三想起上午在县城看到的横流的污物,心生比较。
两人随便进了一家字号,里面却是卖盐的,这盐可是专卖,店里倒是坐着一个假髡,看到有客人进,赶紧起身招呼。
“这是哪里的盐?”
“这位客官,这些可都是上好的马枭官盐。”说着他用勺子铲了半勺起来递给袁选三。
袁选三接过来看了又看,这盐的成色可比以往的官盐好了不少,不仅色泽洁白无瑕,也没有多余的杂质,用手指蘸了一点放进嘴里,口感纯正,没有一点怪味,他有转身问崔八:“你前几日就是在这里买的盐吧。”
“老大明察,正是此处。”
店家看这是熟客,便又愈发的殷勤:“这位客官既是老客,相比是知道得,而今是澳洲首长们承揽了这官盐的买卖,首长们有秘术,这新的官盐就是他们造出来的。”
“什么?这是澳洲人自己晒的?”之前倒是听苟日新说了澳洲人勾连盐丁的事,他以为澳洲人不过是为了找人带路偷袭苟家庄,没想到澳洲人现在居然自己在晒盐,看这质量居然很是不错,产量看来也不低。盐在古代社会意味着什么,袁选三自然知道,福建本来就是私盐盛行之地,私盐的利润他也心中有数。&#
;&#
;&#
;&#
;.
h.
食盐是古代通用的硬通货,在工业制盐出现前,无论盐还是糖都是极难获得的,尤其是盐,更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不光是调味那么简单。所以自春秋时的齐国开始食盐专卖就成了一项基本国策,历朝历代莫不如是,《新唐书·食货志》中更是有着这样的记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可见盐对朝廷统治的重要性,关于盐的意义,袁选三不一定清楚,但是朝廷法度他是很了解的,如果说只是小商小贩的经营倒还算了,这货栈却大得很,管这前厅里放着的盐就不下五百石,听店家的意思好像要多少有多少,而且价格还便宜。
从店家那里得知,这食盐在文澜河沿岸也是澳洲人专营,别无分号,其他地方的几处货栈也都是澳洲人的。这澳洲人看来有取代官府垄断本地盐业的意思,官府看来也是管不了他们的。
这澳盐的质量如此之好,而价格尽然只要一两五一石,要知道这也就是官盐出批给盐商的价格,临高靠海,但当下专营的官盐多也要接近三两银子一石,这价格已经只到官盐零售的一半,就算和私盐比价格也相当有优势了,何况这质量可是高得出奇。
要是这样看来,这澳盐独占琼州甚至两广的市场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想到这里,袁选三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正待他想要了解更多些关于这澳盐和澳洲盐商的事时,外面却传来一片吵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