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卢梭从萨特房里回来之后就在“如饥似渴”,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仔细、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好在这本书是用大陆通用的文字写成的,他并没有出现看不懂之类的情况,否则可就大大打击他的积极性了。
他回来首先看的书是《初级魔法选编》,因为比起如何造枪,明显是用枪更加吸引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这本集子,他想没准我能自己学会几个呢,原来那个视力增强的小法术他不就学会了吗?就算他不是天才,但也是对未来有些期望的。
但是让他失望了。这是本初级魔法的集子,所以只有零级和一级的法术,总共二十个。但当他看到这里面零级的法术只有五个,剩下的全是一级法术之后他就无奈的放下这本书了。零级法术,就概念来说这个级别的法术更像是戏法,但是戏法用好了也是能够产生大作用的,不是吗?就像是那个著名的控火术。
但是这里的法术出奇的质量很高,就算是零级法术所需的法力也超出了他的法池所能容纳的最大容量。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法力来施展这些法术,更别提从一级法术开始的法术是需要特定的施法材料的。
他的法力不够,这个概念出现在卢梭脑子里之后就再也没有消失。他本来以为自己的法池就算是不大,但也应该不小了,每当他的精神沉浸其中的时候总为其广大而感到心惊。但现在看来,这完全不够!难道那些都是幻想吗?他心中有这样的疑问。同时他又想到了很多。
他记得第一天晚上,他开心的向萨特说他的法池很大时,萨特曾经冷冷的对他说:“你以后就会嫌他小了。”他又想到刚刚的战斗,卢西恩与亚古特就像是两个怪物一样,互相用出了很多法术和斗气,他们的法力池难道是大海吗?卢梭百思不得琪姐,直感觉这中间有问题。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打开了《魔法通论》。俗话说带着疑问去读书总是能事半功倍,用在这里正应此景。
这本书不是很厚,前后不过三章,所以卢梭看的很仔细。首先开篇讲的是大陆上的魔力概况和魔法的起源。这个大陆总的来说呈现一个很怪异的、但也有规律可寻的现象,即大陆上的魔力元素以海平线为基准,愈往上则元素愈浓厚也愈狂暴,愈接近海平线则元素越稀少愈平稳;同样的,愈往下至海底则元素愈浓厚愈暴躁,愈往上接近海平面则愈平静。
所以大陆上及海洋里面的魔法物种都依次规律而生存。在大陆上,先天的魔力种族都是居住在海拔数万米的高山或者是高原之上。前者如乞力马加罗山上的魔兽乐园,后者如西南精灵族的生存之地。而如人类之类的非魔物种,因为并不是先天魔物,所以大多聚居在平原之中,也最向往平原。
以上这些族群生活环境迥异,互相之间难以适同。比如人类若是去了西南高原,一般便会因为元素中毒而死化为元素生物。而高魔物种若是到了平原则会窒息而死。
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法师、战士之类的的能够熟练运用元素的人就不在此列,他们凭借修行能够提升自己对于元素的适应和控制力。所以大陆之上到处可见游走各处的冒险者、佣兵。他们有的为了钱财,有的为了修行,有的为了荣耀与信仰,不一而足,构成了这片大陆的政治生态之一种。
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元素界之类的小世界,里面大多充斥海量的暴躁的元素,只有元素生物能在其中生存,当然有些传奇生物也能往来其间。
接下来说的是魔法的起源,这很像是幼儿园看的科普。关于魔法的起源,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两种说法。其一,人类从精灵处习得;其二,人类在模仿魔兽的过程中偶然习得。两说素有争端,卢梭也不感兴趣,直接翻过不看。
第二章就来了许多干货,讲的是施法条件,也是卢梭最重视的一章,此后数天,他几乎是每天必看。人类原本并不是魔力生物,对于元素的适应力也即此人先天的法池容量是尤其所生长之地的海拔来决定的。大多数人居住的平原还是有一些海拔的,所以不至于为零,但是有些居住在盆地的人便是悲剧了,他们的容量为负数。
要想学习魔法,首先一点你得有自身的法池,大小书中说是无所谓的,但必须有。这一点就筛选了许多人。有了法池,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在自己的体内刻画一道道魔力回路。这些东西犹如血管,将法池内部聚集的法力精准的输送身体各处需要用到法力的部分。法池是个发动机,将元素化为魔力,回路如同车内各种传动装置将魔力送到需要它的四轮之上。
但是仅有回路还是不够,魔力到了也并不能使用出来,它还需要是个轮子才能真正的在地上跑起来。所以普通施法需要法杖,特定施法还需要相关施法材料。但是如此出来的不过是一堆紊乱的元素,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法术攻击。魔力种族自由其天赋器官来完成这一工作,魔兽依靠自身的魔核,精灵依靠他们的耳朵来听取元素的声音,其他种族各有其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