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风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小妹对他们莞尔一笑,体贴入微地说:“把你们俩饿坏了吧,我现在就去给你们做饭吃!”
韩信忙油嘴滑舌地讨好她说:“不饿,不饿,小妹你这么秀色可餐,我们看一看就饱了,感觉一点都不饿了!”
曹小妹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哪一个年青男子当面夸赞她长得好看。
村民们都比较质朴纯良,即使村里有些小伙子觉得她长得花容月貌,心里暗暗地喜欢,但是也总觉得她年龄还小,谁也不好意思就这么大言不惭地过早把心底的那层意思给说出来。
韩信这时直言地称赞她,虽然稍微显得有点轻浮,但她听得出来他是真心实意地夸赞自己,心中也自不免有些暗暗欢喜、小小得意。
顿时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娇羞地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厨房给他们炒菜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她就炒了几样家常小菜如韭菜炒鸡蛋、白菜、莲藕、葫芦之类的一股脑儿地端到她们家桦木做的食案(吃饭用的桌子)上面。
她再在食案上每个方向摆好箸(当时的筷子)、匕(古时的调羹,即汤匙)。
看了一眼钟离昧随身携带的酒壶,又去温了一壶她父亲自己烤的醴齐(现代的“醪糟”),拿了三只比较简陋的漆耳杯(竹木制酒具)搁在食案上。
曹小妹轻声细语地问道:“钟离大哥应该是喝酒的吧?”
韩信赶紧对曹小妹媚笑,回答道:“小妹,你真是冰雪聪明,连这都能看出来,我们这些师兄弟之间,钟离师兄有三样东西是出了名的,美酒、竹笛、都梁兰,我们大家都知道。”
曹小妹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小脸又开始有点发红了。
待钟离昧他们师兄弟两个人坐定,曹大叔一边给他们两人斟上酒,一边说道:“乡下小地方,只逢初一、十五赶集方有肉卖,没有下酒之物,酒也只有粗糙的自家酿的浊酒,万望两位公子莫要见怪。”
钟离昧忙答道:“曹大叔您不必如此客气,有酒对于我们来说已是意外之喜,再敢说什么闲话就是我们小子自己不识好歹了。”
乡下人家也不讲究甚么男女避嫌的礼法,曹小妹就坐在下首用箪(竹制的圆形器,相当于现在的碗)自己盛了点米饭作陪。
曹大叔劝他们师兄弟两个人喝了一杯酒,就又问道:“适才听这位韩公子言,钟离公子有三大爱好,美酒、竹笛、都梁兰。乡野之人孤陋寡闻,没有什么见识,美酒、竹笛我们这些粗人能够理解,不知都梁兰是指什么东西呢?”
“都梁兰是指我钟离师兄随身携带有里面装有我们都梁本地土生土长的都梁兰香草的香囊!”韩信答话道。
别看只是一些家常小菜,曹小妹做得也还算精致可口,他们吃起来还真有一点食指大动的意思。
酒一下肚,钟离昧的话也多了起来,开始跟曹大叔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地给他们地讲了讲都梁山反击战以及屈原与都梁兰结缘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
听完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一旁一声不吭,听得津津有味的曹小妹突然忽闪着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柔声说道:“难怪我总感觉钟离大哥身上老是散发着一丝淡淡的清香,隔老远就能闻到。原来是随身佩戴着装有都梁兰的香囊啊。钟离大哥你这么做,是想要学三闾大夫屈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韩信忙又笑着接她的话:“小妹你真是太聪明了,又让你给说着了,在这三样东西里面,我师兄最爱的还是这都梁兰。三闾大夫屈原就是我师兄的精神导师,他的每一首诗我师兄都特别喜欢,都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我师兄随身携带着都梁兰就是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要修身养性,做一个像都梁兰一样品行高洁的人。”
听完韩信的话以后,曹大叔感慨地说:
“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事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听了不少。像他这样一心一意想着老百姓的好官太少了。所以他也招致其他贪官污吏的妒忌,他们都不是很喜欢三闾大夫。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要求很简单,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追求,只要求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
真希望当官的能多体谅一下咱们当老百姓的心情。少派捐,少要老百姓交税,老百姓就会打心眼里念他们的好了。
现在官府劳役派得很重,村里好多年轻人都被征集去修长城,修皇陵去了,村里农活都没人干,税收又很重,老百姓生活确实太苦了。”
钟离昧听了曹大叔牢骚满腹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