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凯淳既然已死,南都军也退兵了,此次郑军算是获得了全胜,杨添宇果然在意料之中地被天子剥夺了兵权,招回京城赋闲去了。“诏曰:大将军、征西大都督杨添宇力挽狂澜,驱退南都寇,毙其酋首周凯淳,居功至伟,着吴越位为太尉,增邑三千户,并立刻单身返京面圣,朝廷另有大任托付。钦此!”
杨添宇父子三人回到京城后,受到天子的褒奖,父子三人及所有将士各有封赏,雨后的京师京城,空气分外清新,虽然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凉意又加重了几分,但连续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却让人觉得格外爽利。
杨小帅与杨大林等人被安排到朝廷里当文官,负责整理文书一类的事情,北坊街市的道边,下了朝的杨小帅和身为廷尉署秘书郎的杨大林各自抱着公文牍件正并肩相伴而行。
刚从战场上回来,放弃了征战沙场的快意人生,从此投入到纷繁复杂的朝廷文书往来的事务中去,心里总有些异样。杨大林瞧了一眼杨小帅怀里那一大摞的竹帛文牍,不无感慨地说道:“杨君,你天天埋头于这些枯燥无味的竹帛文牍之中,可耐得住烦么?只怕没有你以前在中原沙场之上驰骋纵横来得潇洒自在吧!”
杨小帅仍是怀念当初在沙场为国征战,从刀枪上挣得功名的爽利生活,不习惯如今的烦闷无聊。“唉!现在任了这散骑常侍之后,才是真正懂得当年班超发出投笔从戎之慨叹的真意了!”杨小帅将怀中抱着的竹帛文牍向怀里紧了一紧,本欲大发牢骚,但话到唇边又暗一转念,就故意轻描淡写地点到即止了。
杨大林听杨小帅如此说,他也了解杨小帅目前的心情,所以他就用言语来开导杨小帅,:“杨君,正所谓天赐我事而练我之才,你只要用心去做,这百务万机都可谓无入而不自得。《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杨某看来,杨君你今日忙于琐务,焉知这不是上天垂意要让你为他日莅临朝堂经纶大道而预作锻炼耶?”
杨小帅毕竟与杨大林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两人的关系超铁,可以说是无事不谈,听了杨大林这话,杨小帅心底不禁暗暗一暖,脸上却不露声色,只恭然而道:“杨君你太过抬爱了!师在大内担职任事,只求念念无过而免罪为幸,哪里敢如你口中所言这般志存高远,不甘于位也!”
杨大林早知道杨氏家族志存高远,他也愿意借着杨家的高升而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杨君你这话可就是把杨某当作外人了!”杨大林面色一敛,眼圈忽地便红了,“家父生前与太尉大人素为莫逆之交,我们两家一向都有世交之谊。当年家父不幸病殁,若无太尉大人左右经营,杨某今日何得至此?杨某自然是一心盼望着尊府节节高升,昌隆鼎盛啊!”
极北辽东城的程渊造反,杨添宇奉命征讨,八月八日,辽东骤雨终于停歇。杨添宇的大军一路击败程渊的数次抵抗,很快就包围了辽东城,他立刻集结三军精锐,四面合围,以慕容跋、高允明等客军为先锋,筑土山、掘地道、装云梯、立炮架,日夜攻打不息,炮矢如雨、罩城如网。
大军围城只过了六日,辽东城中估计事先根本没有准备,也没想到杨添宇的军队会来得那么快,守军很快就弹尽粮绝,人人怨恨,各无守心,皆欲献城归降。程渊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派出伪金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自城楼上放下吊篓出城前来郑营请降,求郑军解围退舍,而己方必将面缚告饶。
程渊的想法是使计让郑军撤去包围圈,自己可以带人潜逃,往北逃到其他地方去,辽东城也就不要了,但杨添宇是何等的深沉老练,一听之下便知这是程渊的诈降逃逸之计,毫不犹豫地下令将王、柳二人斩首入匣送回辽东城内,并命虞望舜作檄射进城中告曰:“楚、郑列国,而郑伯犹肉袒牵羊以迎之。孤为天子上公,而王建、柳甫等欲孤解围退舍以应之,岂合礼乎?二人老耄,传言有谬,已相为斩之。若程君意有未已,可更遣年少有明决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