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中支持杨添宇的人不少,反对的也很多,而且反对者都非常坚定,他们以维护吴越江山为理由,坚决站在杨添宇的对立面,但最大问题是,还真是没有合适的人能够取代杨添宇。郑瑞知道陈孟然是前太尉樊学江、前太傅陈建柯联名推举出来制衡杨添宇的能臣,便开门见山地问道:“陈令君,依卿之见,杨添宇如今在中原与周凯淳对峙不出,是否另有居心?他莫非还想逼着朕和他做什么交易吗?”
陈孟然是朝中最坚决反对杨添宇的大臣之一,他继承了当年樊学江的衣钵,一门心思针对杨添宇,唯恐杨添宇权利太大,会危及到吴越江山的稳固:“启奏陛下,樊太尉在当年临终时所写的遗表中曾言,‘杨添宇盗仁窃义以饰阴谋,此为其奸;隐忍诡伏以蓄异志,此为其险;欺世骗国以纳人心,此为其雄。如此奸险之雄,实为吴越之祸胎。’
樊学江当年就是看穿了杨添宇的鬼蜮伎俩,洞悉其险恶用心,宁可朝廷选派能力差一些的人去担任军事重任,也不愿意杨添宇乘机掌握实权,樊学江的话时隔两年,陈孟然犹是感觉历历在目……陛下请思,这三年来,杨添宇坐断中原,名为厉兵秣马、练卒备战,而实则暗摈异己、独揽大权。到了今日与周凯淳交战之际,他却又故伎重施,如同太和五年之时一样‘闭营不出、养寇自重’。”
问题摆在面前,其实皇帝全都是知道的,现在要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些事情,朕都知道了。”郑瑞淡淡地看着他,“朕需要的是制衡他的对策。”陈孟然一听,便急忙长话短说:“依微臣之见,陛下可以派出监军大将前去中原大营监控杨添宇,并着力督促他与周凯淳相机交战!”
派人去监督杨添宇?杨添宇可是老奸巨猾的大老虎,朝中有谁能够去监督杨添宇?郑瑞不禁问道:“谁是合适人选?”陈孟然显然对这个问题已经思考了很久,也有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方案。他和郑乐心、郑玄他们交视了一眼,开口便奏:“骁骑将军兼宗室驸马秦长空近日刚刚平定并州羌虏之乱方才班师回京——臣等建议,就让秦将军以‘征南都护军’之名义率领京畿禁军二万‘虎豹骑’前去渭南大营。”
“秦长空毕竟年轻,因为是驸马,因此得以高升,他难道还真有本事能去和杨添宇较量一下?有这个本事担得起这副担子吗?”郑瑞有些拿不准把握。郑乐心、郑玄、郑霸等齐齐伏身奏道:“臣等恭请陛下给他一个机会去勉力试一试吧!”郑瑞幽然一叹:“好吧……朕这就马上下旨让他从京师整装出发……”
一场预谋已久针对杨添宇的大风暴即将上演,现在就看杨添宇是如何应对复杂的人事斗争的。十五日后,中原大军副帅、雍州节度使郭通威突然从渭冀北岸津口大寨过来,更是在三军决策大会上公开提出:秦长空将军战功赫然,须当由他前来执掌中原帅印,以便带领大家尽早消灭南都寇、肃清西疆。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就有不少人对杨添宇消极避战的做法很是不满,只是没有人敢于公开反对杨添宇而已,郭通威明摆着是背后有人支持,他这才敢站出来提这个提议。此事顿时在中原大军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身处风口浪尖的征西大都督、大将军杨添宇却是力排众议,带头响应郭通威的提议,声称自己年事渐高、精力不济,又加之近来患有头痛之疾,实在不宜再理中原军务,便当场拟写了一道奏请表,向朝廷请求:一是准允自己返回京师京都养病;二是即刻以征西护军、骁骑将军秦长空代理中原大帅之职。
估计杨添宇早已摸清了中原郑军的底细,就知道除了他之外,肯定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挑起抗衡周凯淳的这副担子,他干脆就撂挑子了。他发表之日,就和秦长空交接完了中原军务代理事宜,下午就随郭通威渡过渭河准备返回关东而去。最耐人寻味的是,秦长空竟然毫不推辞,几乎是当仁不让、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杨添宇交托过来的中原帅印,正儿八经地代理起中原军政机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