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朗作为朱门的后辈子侄,也算是比较出色的人才,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稍加历练就能成就一番事业。“话虽如此,故人终将远逝而不得再见,愚叔实是恋恋难舍啊!”勇进也不回头,将那锦帕小包握在掌心里,怆然而道。
看到叔父对孔盛章的恋恋不舍,朱朗知道那是对吴越天子的一份忠贞,但凡是读书人,都应该有起码的忠孝节义。朱朗亦是一阵鼻酸,他静静地坐到勇进的左侧,沉默了半晌,待得勇进的心情渐渐平复之后,才不无忧虑地说道:“其实,侄儿现在甚是为叔父大人担心——您今日称病缺席那场给孔大夫议罪的朝会,只怕大人会对您有所不满啊!”
虽然朱朗的担心非常现实,但是勇进早已将自己的兴衰荣辱置之度外,根本不加考虑了,“多谢贤侄的关心了。愚叔如今是据道而行、执义而为,再也不会在意他日后如何反应的了,正所谓‘谋国而不暇谋身、忧道而不暇忧己’。
郑钢与勇进毕竟也算是知己,两人深交日久,可以说是相互藏不住秘密,他既是胆敢跨出了这一步,也早就应该会料到愚叔今天有这般反应的。”勇进沉沉的一声长叹,“倒是愚叔这么做,说不定反而会连累了身任他郑府军师的贤侄你啊!”
朱朗本来在叔父的推荐下,在太师府里谋了个随军军师的职务,当年的这个职务也就是一个随军参谋:“叔父有所不知,对侄儿这个郑府职务,他也未必再如先前一般倾心而待了。近段时间以来,大人倒是和杨浩一大人走得很是密切。”
“杨浩一?”勇进对这个人也算比较了解,他的能力与水平是没话可说的,就是对吴越天子并无太多感情,“果然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道若同则交相为谋。是啊!大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助他登天问鼎的好帮手啊!杨浩一此人才有余而德不足,有他在一旁极力挑唆,大人自然是会与我等渐行渐远。”
杨浩一并非出自名门鸿儒,他走的是野路子,虽然极其聪明智慧,但缺乏正统读书人的大局观,而郑钢与他不谋而合,“叔父大人,大人的勃勃野心天性生成,哪里会是杨浩一这个外人挑唆得起来的呢?”朱朗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还是杨太尉慧眼无双,当初在越都一见大人,便识破了他的奸雄心性。”
其实勇进遍观当初的所有诸侯,真可谓无一人可为天下栋梁,矮子里面拔长子才选中了郑钢,“唉……一切因果皆有不得已之必然,当初大人亦不乏忠义之举,其时愚叔遍观群雄,也唯有他一人可以共匡帝室。”勇进淡然而道,“愚叔当初全心全意辅佐他,心中自是无悔;而今,愚叔与他分道扬镳,心中仍是无悔!”
朱朗对孔盛章的命运也有自己的判断,他觉得郑钢在是否杀孔盛章的问题上是有顾虑的,朱朗若有所思地说道:“不知现在宫里的这场朝会议得如何了?大人若是真要对孔大夫下手,那他可就大失人心了。
孔盛章虽然与郑钢作对,但他毕竟名望太大,一直都是士族儒家的代表人物,一旦杀他,难免寒了所有文人的心。叔父大人,据闻太师府内对这事儿亦是议论纷纷,孙舟、周枫、徐奕他们都不赞成孙楠的弹劾,就连郑府三公子郑宁,今天上午还在府内苦苦劝谏大人对孔盛章一事要高抬贵手放过孔大夫呐!”
就算郑钢有诸多顾虑而下不了杀孔盛章的决心,但孔盛章为了能揭穿郑钢假仁假义的面目而一心求死,只怕最终也就免不了一死了。勇进的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意:“你忘了愚叔刚才给赵彦说的那些话啦?目前是孔大夫自蹈死地,一心逼着大人对他大开杀戒,他才好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帝室臣民们的忠义之气,并让大人背上‘滥杀忠良’的千秋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