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奏表上的言辞主要就是针对孔盛章,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孔盛章依仗着他是孔子的后代,士族儒家的代表,很多出身平民的文人对他本来就是既羡又妒,奏表上说:太中大夫孔盛章,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妄称“我孔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周洲使者鲁大鹏私语,谤讪朝廷。
孙楠的反击采取的是千古文人常用的手法,先从政治上,再从道德人品上,直到个人生活细节,方方面面去打击对手,他说孔盛章身列九卿,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狂生祢衡跌宕发言,肆语有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祢衡更相赞扬。
祢衡曾经得罪郑钢,最后被郑钢诛杀,孙楠想要害死孔盛章,当然就尽量把他往已定性的反对派方面靠,&#
;&#
;.&#
;&#
;
u.他说祢衡谓孔盛章曰:“仲尼不死”。孔盛章亦反赞祢衡:“颜回复生。”似此种种不忠不孝不恭不顺之迹,所积非一,请以朝纲国法而治之!
郑钢其实就等着他手下的文人出来反击孔盛章,只要有人出来反击,他就可以用看似公道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孙楠这道弹劾表一送进太师府,郑钢立刻便在当天下午召集高卿大夫、文武重臣们上朝共议此事。这一次朝会,枢密使勇进却耐人寻味地称病缺席了。
在争论孙楠与孔盛章谁对谁错的问题上,郑钢也能看出哪些人是站在自己一边的,哪些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诸位高卿大夫、文武重臣针对孙楠的这道弹劾表争辩得异常激烈。国丈兼齐王李宋、谏议大夫董越峰、黄门侍郎钱康、度支尚书吴文宣、征西将军关天霸等大多数大臣认为孙楠此奏言不符实,应当不予采用;
就像当年赵高的指鹿为马,很快就能让他辨别出朝廷中自己的势力有多大,今后可以很容易地提拔自己人,打压异己。吏部尚书樊学江、太常唐湃等少数大臣认为孙楠此奏言实相符,应当予以采用;而散骑常侍杨浩一、司隶校尉潘悦等四五个大臣却完全保持了中立,对两派的意见均不置可否。
本来郑钢也没指望这次会议能得出一个啥结论来,他只是通过此会议鉴别人心而已,朝会一直开到深夜也没有一个结果,最后,还是杨浩一建议先将孔盛章暂时收监入狱,待核实他的罪行之后,再交由九卿六部百僚大会公审判决。这样,诸位文武重臣的舌战方才停息了下来,这场朝会终于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