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马的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立夏临近,府尹大人已然带着诸多登第士子游览清凉山归来。才回来一天,他们就吃惊地发现,自己明明才离开半月而已,金陵城的情势居然已经快速变化,变得比走时还要热闹,还要风起云涌了。

高家在城北经营的漕运生意不知为何一落千丈,未出半月便已被其他富贾分而蚕食,元气大伤。漕运之争,其实近年来因为几家实力相当,本已陷入了僵局,大面上一直很安静,几家都没什么大的举动。没想到这一切不过是积而后发,只需要小小的触动,就立即燃起尔虞我诈的无声硝烟。据某些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次高家马失前蹄很有可能与那个曾风光无两的年轻人有关,好像漕运司新到任的某位官员曾受教于梅煮雨梅老先生,而且渊源颇深,故而想借机打压高家,替其弟子出气。

而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李兰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已是在江南道万口相传,数位德高望重的当代大儒对其推崇备至,联名上书国子监为其登第楼唱名。

别的暂且不论,单说上书谏言的这几位老先生,那确实都是极有份量的,可以看得出来那篇文章透出的严谨治学之风气确实考据周全,纰漏甚少。其中有一位居于虞山书院的墨玉先生,那真是重中之重,平素无论高官显贵,见他一次都难,这次竟然也劳其大驾,亲自修书,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在这些事里,居然都有那位已渐渐平淡下来的李兰的存在。

两日的晴天,并没有带来气温的升高,反而使无云的清晨,显得更加寒冷。主仆二人借着蒙蒙熹微的晨光开始整理行李,偶有争执,更多时候是沉默。

李兰在西厢房的箱子里掏了半天,掏出几本厚厚的书籍,翻来覆去仔细检查了半天,确认没有虫噬鼠咬的破损后递了出去,小月在旁接过塞进棉布做成的大包裹,又从篱笆架下取出两把带着深幽血槽的匕首,李兰接过来用心地擦拭了几下,迎着朝阳看了看锋口,点点头便藏进靴口里。

那场雨夜过后,虽说面具人已是将来袭者的兵器全部清理,但并不妨碍李兰留几柄防身利器。侍女小月知晓来龙去脉后,亦后怕有余,无法想象若是相依为命的少爷生出好歹,届时她该如何自处。

李兰从门后取出那支袖里弩,在小丫头的帮助下紧绑在右袖里,墨弦弩不是很大,故而就算收拢系紧,藏在年轻人宽大的衣袖里,尚无不妥。

远行的准备做好,李兰和小月一前一后迈过院墙,二人同时回头看了眼花期已尽的晚桂,小丫头仰头望着他的下颌,眸色深深,道:“少爷,要锁门嘛?”

“不锁了。”李兰略略沉默,“以后……只怕是我们很难再回来了。”

春风微寒,百花巷早有一辆青蓬双辕的马车等候。

姜若嫣今日未着劲装,穿一袭广袖长裙,鬓边一朵素色山茶,一枝白玉步摇,更显女儿娉婷,只是那姣姣红颜上的风露清愁,依然鲜明地表露出她肩上的累担与心中的沉沉重负。

“李公子,此去皇都,路途迢迢,我也不敢保证会生出怎样的事端。家父性情……严厉,恐怕只有梅老先生能镇住一二。小女子一生幸福,今日托付给公子,万望勿辞。”

随着这恳切的话语,姜若嫣盈盈拜倒,双手托出的,是一面凝脂般光润的玉佩。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帝国铁甲

帝国铁甲

黑灯笼
帝国铁甲简介: 炮声隆隆,铁甲铮铮。 死战沙场,血染征袍。 从碧海波涛,到千里冰封。 从日出之地,到黄沙北疆。 虽强敌环伺,但我们寸土必争。
其它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