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见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敬山扭头就往胡同里挤,栅栏口围满了人。几个闺女在院子里站立都不自在。老三忙着烧火,老四一只手托了几个碗,又提着一个暖水壶,从那烧火棚子里出来去往堂屋送。王大可家的正房是三大间土坯平房,矮小的屋里坐的、蹲的、站的挤满了人。
连村支书都来了!他注意到,街上那车子虽是警车,可屋子里的竟然没有穿制服的——那行头威风啊——大檐帽,红肩章,白上衣,他似乎有点失望呢。
大可家的孙子、孙女还趴在石板上玩石子,大可家三闺女看是三爷来了,赶紧过来开门,脸绷的很紧。“这是怎么了啊,三儿?”王敬山问道。三闺女往屋子里一指,王敬山才看到、屋子的人堆里还有一个正在抽噎的小女孩。“又多了一张嘴——娘说她就是几年前扔了的小八儿。”
“啊?哦,当时是送人了啊——那也好啊,这么大了,好养了——没啥大事吧?那我就不进去了,你们家私事,我晚上再来,啊,给你爹说一声。”王敬山欲走不走的挪了两步。
正说着,那帮人似乎要走,都站了起来。敬山就闪在了一边。大可家也没有强留的意思,七八个人,那是好款待的?款待的不好,还不如不款待。再说,大可两口子悲喜交加的,心乱如麻,哪里有心思招待啊。
一行人陆续从堂屋出来,天啊,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手上还带着铐子哩,正和大可家夫妻小声的说话。
那人个头不低,比大可还高半额头呢,四方脸膛,浓眉大眼,胡子拉扎,和他们庄稼汉比起来,穿的还算比较体面,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姑娘拽着那男人衣襟的下摆,把头贴在那男人的肚子处,一脸的泪,眼睛都哭肿了。
小姑娘头上用红色的丝带扎着两根羊角辫子,头发梳得顺顺的,额上留着一抹薄薄的刘海。白净的瓜子脸上面嵌着一双泪汪汪的大眼睛,有些红肿的双眼皮上面是两弯他们王家女人都有的细长细长的柳叶眉,小鼻子挺挺的,小嘴巴红嘟嘟的。这些都和王家这些个姐妹比较像象,一看就是王家的闺女。
她眉心正中间长有一颗香头大小的红痣,犹如唱戏的点上去的胭脂一般,圆圆的、红红的,比偏不斜,正好在两弯眉毛中间靠上一点。虽然现在是哭相,还是能看得出来,这姐妹几个中,数她长得灵秀。
她上面是一件浅粉色的外套毛衣,估计是手工织的,花纹十分精细,好看,都是朵朵小花相连,里面也是一件鹅黄色的花棉袄。下身穿条裤脚绣有菊花的湛蓝色套裤,裤子有点短,露出二指宽带碎花的小棉裤的裤腿,小棉裤看起来也是新做的,颜色比较鲜艳。
王敬山看到小姑娘以后内心有些不痛快,要说也怪,他王敬山长得也不丑,自己媳妇也算好看,怎么就生不出俊俏的娃娃呢?他们王志伟兄弟三个,专挑父母的短处长,不是小眼睛就是矮个子。你看人家大可家几个孩子,各个都挑父母的长处来长,男的浓眉大眼,女的柳叶眉双眼皮,眼睛也水汪汪的,人家的肚子怎么就那么会生呢?
特别是眼前这个小丫头,就连哭肿的眼睛、哭红的脸都是好看的。哎,不但一看就能认出是王大可家的闺女,还比几个姐姐们都好看,连那哭相,都十分惹人疼爱。
他王敬山就没个闺女,嘴上不说,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没闺女,可我有一排的孙女,也不差,总算让老二家给补回来了,就是补过了头。王敬山心里嘀咕着。
从衣着来看,这养孩子的人不论家境还是功夫都是有的,肯定对孩子十分钟爱。王敬山不仅为小姑娘感到痛惜,哎,回到这里,你可是没有这福气了。这里养孩子就像养鸡养鸭一样,都是吃饭的时候就叫一声,他们这儿说啥——多个人、多口饭,多个孩子、多个碗。捎带着就长大了……
乡下的孩子,大多是跟着姐妹们混着长大,父母很少在孩子身上下那么多功夫,就算是大可媳妇这个手巧的,也没有时间把自己的孙子孙女打扮得这么规矩,人也不曾长的这么水灵。真是的,乡下孩子过个冬天,小手小脸不是冻疮就是是皴皮的,到了初春,虽然不再皴乎乎的,那也看得出曾经皴过冻过,哪里还有这么水葱似的小手、白净净的小脸?
“花儿,这儿以后就是你的新家了,那都是你的亲姐姐、哥哥、嫂嫂,还有侄子、侄女”大可媳妇眼里噙者着泪花说着,就蹲下来想把孩子揽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