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
;尔等勿须听那个农夫的,这就按照本将军的军令,驱赶汉民前来攻城。&
;
&
;明天再攻城时,谁若没有驱赶上万汉民前来,本将军就让你知道什么是军法!&
;
将军名为解无忧,是高句丽开国之主朱蒙的旁支后裔,其身份在高句丽自然是高贵的。然则这时的高句丽,王宫中的重臣居然是一枚农夫,这就让将军很不爽了。
更何况,这次攻略辽东四郡,本就是解无忧等王族之人的合谋,乙巴素那农夫不但不同意,还多次横加阻扰,阻扰不成,居然还给他们作战的将军制定了一些条条框框。
解无忧觉得,这次攻占了辽东四郡之后,他有必要振臂一呼,清君侧啦!
反正,当今高句丽的君王之位是如何得来的,解无忧觉得他也可以效仿之。
&
;&
;
高句丽的开国君主是朱蒙,其前身是从中原逃难至扶余的中原人。
在扶余,朱蒙认贼作父,拜在当时的扶余王膝下。
及至后来,朱蒙不容于扶余的诸位王子,就逃难至鸭绿江下游的高句丽山左近,集拢了此地的一些扶余人,就此开创了高句丽国。
当时,朱蒙在鸭绿江泮建立的部落,其实并不是叫做高句丽,而是名为卒本扶余。
后来获得大汉的册封,以地名册封为高句丽侯,朱蒙的势力才正式更名为高句丽侯国。
再后来,高句丽东征西讨,吞并了昔日的扶余人,这才有了今日独霸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
身为开国君主,朱蒙的后裔却有好几支。
参照当时中原的分封制度,和姓氏之缘由,朱蒙的后裔有封在解山的解氏,.
&#
;&#
;.&#
;m&#
;有封在伊水河泮的伊氏,还有封在高句丽山的高氏,以及作为主脉的朱氏。
当然,还有一些分封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氏族,勉强也能算是朱蒙的后裔。
主脉朱氏当了几代高句丽王,在中原大汉王朝因为王莽专政时期跳反,反被大汉朝廷训斥,然后内有王族高氏起事清君侧,外有大汉军队敲打,接任的高句丽王就成了高氏。
再后来,同样的道理,伊氏起事清君侧,高句丽的君王就成了伊氏。
此时的高句丽君王名为伊尹谟,在大汉的官方册封中,这厮只是高句丽侯,却是高句丽的第九代君王,是伊氏接任高句丽的第二人君王。
&
;&
;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高句丽的君王换得这么诡秘,稍微有些实力的王族,心中难免就有些想法的。
更何况,现在高句丽的高官,居然被泥腿子农夫把持着,这就让某些王族,更是有了清君侧的借口。
解无忧身为王族后裔,现在大军在握,对高句丽的王位自然也有着想法!
只要能攻下辽东四郡,他解无忧进可以窥伺高句丽的王座,退也可以稳占辽东四郡,说不得还能过一把开国君主的瘾。
所以,解无忧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拿下辽东四郡,而不是在乎辽东四郡百姓之死活。
只有在大汉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在袁绍发大军来攻之前,坐实了辽东四郡属于高句丽的,风险自然就由高句丽的现任君王去抗,而他解无忧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