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风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延秀现在也只能做到如此,不过想想,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多余了,郭于弘本来就是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如果张延秀没打了他的儿子,又没四处闹事,也许不用这么麻烦吧。张延秀对自己所做的,十分的怀疑,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啊?!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有什么用,而且张延秀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因为他所做的,都是对的!
两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张延秀身上的债务从两万多两变成了六万两。一百名下属,他们每月的粮饷是别人的五倍。两个月的时间里,隆兴楼内的“大少爷们”一开始天天到张延秀的营房附近操练,后来时间久了,有些人就受不了了,他们选择了放弃,但最后还是有人坚持了下来,张延秀将坚持下来的这些人全收到了旗下,手上三百人的空额粮饷全用在了这些人身上。至于最后剩下的一百人份的空额粮饷,则成为了张延秀的日常花费。可是,就那一点钱,根本就无法应付张延秀平日的花消和应酬。
欠家里的钱是越欠越多,张佐的借款条件也是越来越苛刻,甚至跟张延秀平时的表现或是下属的训练情况挂上了钩。害得张延秀有时候不得不搬到军营中过夜,而按照规矩,军营中是不能带女眷的,张延秀真是恨死这条规矩了。
两个月的时间里,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们在隆兴楼附近发生了数十次的冲突,每次发生冲突的时候,张延秀和他的下属都是站在最后面,只有当那群“大少爷们”有点抗不住的时候,才出手。虽然对于张延秀的做法“大少爷们”很有意见,但没人敢说出来,而且张延秀也没有亏待他们,每次他们受伤,他都拿出最好的伤药,在分战利品(按照规矩,每次把东厂的人打败,就会将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全部没收)他们分到的是最多。
先来点苦的,再让他们尝点甜头,加上张延秀的身份地位和他们现在的处境,这群“大少爷”们暂时可以为张延秀所用。不过张延秀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这样做有用吗?这群人里,虽然很多都是出自名门望族,但大部分的家族已经开始没落,少数几个名望依旧的,又不是张延秀所能操纵的。最致命的是,出身名门望族的他们十分熟悉官场的一切,为了权力、金钱、家族,他们随时可能会背叛张延秀。而且,张延秀并不是锦衣卫指挥使,他只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儿子,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也不一定是他,大明皇朝建国至今,除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得以善终外,其他都不得善果,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子承父业的先例。
也许是自己太年轻了吧,或许是自己眼光太短浅了吧。张延秀对于这些人,渐渐失去了信心与热情。两方的械斗也已逐渐变成了小孩子在过家家。在东厂督主和锦衣卫指挥使严令下,双方的械斗一直控制在隆兴楼附近,绝对不许在规定范围外出现械斗和事后报复事情,对于张佐的命令,锦衣卫里是没有人敢违抗的。可有一次东厂的番子竟敢半夜袭击正走在回家路上的锦衣卫,还把人打成重伤。得到消息的张延秀马上着手准备大规模的报复,却被张佐制止了,张佐说他已经跟东厂的交涉了,要众人等等。起先张延秀对父亲的决定很不服,但很快东厂就有消息了,东厂送来了一颗人头和两只右手。领头的被砍下了脑袋,其余两个自己把右手给剁了下来,看着三样血淋淋的礼物,张延秀不得不佩服一下东厂的督主魏孝忠,的确够狠!
渐渐的,冲突的理由成了双方的面子问题,同时事情也成了京城里老少爷们的茶余饭后的笑谈。不过张延秀实在想不通东厂的那位和家里的那位到底是怎么想,这么没面子的事情,他们一直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还暗中鼓励一下,东厂那里好像只要是新来的,就要被带来这里打一架。锦衣卫里,一些刚才西山密营里出来的师兄师弟或是平时没事做的家伙,都要来这里混一两天,这里快成练兵场了。
今天中午,温佳蓉又去进香还愿了,家里就只剩下张延秀和张佐,实在不想吃饭的时候跟父亲大眼瞪小眼,开口闭口公事,张延秀就拉着张承德上隆兴楼,随便吃一下。走上楼,跟无数的人打了招呼,有点口渴,马上让小二先把茶水送上来,可能是因为这些日子里被小迷糊把胃给宠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