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还得再熬一熬
第二日,刘浩然从秦罗的院子走出来时,神采奕奕,浑身上下像是充满了力量,他刚走到正堂,却看到薛如云在那里等着自己。
“陛下!”薛如云一身荣装给刘浩然施了一礼,她在宫内大行礼法,当然要以身作则,所以这礼仪上丝毫马虎不得,但这些却是刘浩然最头痛的。做为一个穿越者,他最头痛的是古代森严的礼法,他在外面因为皇帝的身份,必须戴着一副面具,回到家中希望过上一个普通男人应该享受的“幸福生活”,而且他一直认为,家是一个在外奋斗的男人放松身心的港湾,可是薛如云搞了这么一套礼法,搞得“上完朝”回家还像是在上朝一样,浑身不自在。
“皇后啊,起来坐吧。”刘浩然知道自己妻子的『性』格,越劝越不是个事,便任由她完礼后和气地说道。
“陛下,臣妾有事想请你独断。”刘浩然一脸春风的样子看在薛如云的眼里,知道自己的夫君昨晚在另一个女人那里过得很“
”,但是皇后的身份让她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什么事,皇后请说。”刘浩然愣了一下,后宫一向是薛如云在管,他很少『插』手,既然薛如云说需要自己独断,应该是大事。
“陛下,后宫嫔妃多了,皇子公主们也多了,这旧宫怕是不够用了,因此臣妾恳请陛下扩建新宫。”
刘浩然往椅背上一靠,心里在琢磨薛如云的意思。这皇宫早就该扩建了。现在南京城都是日新月异,就是皇宫还是原来元廷集庆路的万户府,的确是不够用了。关键是薛如云突然提出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深意?难道她觉得自己的后宫还少了,准备给自己再多添些女人?因为皇宫一旦扩建,范围起码是现在的十几倍,地方宽了,自然要多加些人进来,而刘浩然一直不愿意新招内侍阉人,用的都是黄公公和元廷大都皇宫选出来的可靠老内侍,那自然只能加宫女,一旦宫女多了,做为皇宫里唯一的“成年男人”,花心的机会很大喔。
不过刘浩然再怎么猜,还是没有猜中薛如云的心思。昨天家宴中,薛如云回去后好好反思了,认为自己身为皇后还是不够贤良淑德,两个“胡女”都容忍不了,这岂不是犯了“妒忌”,有失『妇』德?她回味着刘浩然以前的只言片语,突然想到了夫君曾经说过,皇宫是他的家,也应该是他享受幸福和天伦的地方。
现在儿女齐了,天伦之乐算是有了,至于这幸福嘛?在薛如云的心目中,男人的幸福自然是拥有多多的美女了。可是她猜中了一半,却没有猜中全部。刘浩然虽然算是个很“花心”的男人,但没有“超级种马”的心思,他所说的幸福只是指家的幸福,有几个心爱的女子在身边,再看着儿女们长大,这就是幸福。可惜,薛如云身为皇后,却一直以为身为“皇帝”的夫君怎么会有如此“低俗”的想法呢?所以一开头就想错了。
薛如云以为自己想明白后,便开始思量对策。既然夫君想要享受,这破旧的皇宫也该扩建了,皇宫扩建了也好安排更多的美女进来。满足夫君的一切要求,是这个时代女人的准则,尤其薛如云的夫君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
“的确是该修一修皇宫了。”刘浩然沉『吟』一会说道,“既然要修就要修成最好的,内府里有的是钱,不要怕花钱。”
“陛下同意了就好。”薛如云笑『吟』『吟』地说道,她也不怕花钱,皇室小金库-内府参股了多家大工厂和大商社,虽然每年流水般地往外花钱,以皇室的名义兴办学校,修建桥梁和直道,赈济孤寡老弱,可是架不住更多数量的往里送钱。尤其北伐之后,皇室内府的收入更高了,因为它参股的几个大钢铁厂和兵工厂的生意更红火了。
“咱大明注定要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不仅南京要修成天下第一城,皇宫也要修成天下第一宫。我想主体可以按照唐宋体例来修,周围给它修个万国园,高丽、日本、南海、印度、大食、波斯、拜占庭、泰西(欧洲),每种国家的建筑都给它来上几个,这才显得我大明的气魄。”刘浩然笑着说道。
“臣妾领旨了。”薛如云也知道自己夫君的『性』格,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陛下,只是地址选堪不知如何办?”
“这又何难,请伯温先生出面『操』持就好了。”刘浩然满不在乎地说道,刘基是大明出名的大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都合肥的祖陵就是他勘探拟定的。
“那臣妾就去准备了。”
“好的。”刘浩然挥挥手道,这事一时半会急不来,首先要堪踏地点,接着要确定设计方案,然后招募各国建筑师设计万国园,再开始招募工匠进行营造,而且这一造估计得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完工。
离开皇宫来到内阁官署,冯国用捧着一份文书跑来求见。
“北元想求降了?”刘浩然看完送过来的最新军报,开始『摸』着下巴琢磨起来。
自明历元年北伐,元廷被逐出中原,接着又经过明历二年、三年和四年的大规模对战以及三次暴雪行动,北元不仅丢失了东北和漠南,更是元气大伤,想来也支撑不了了。
“来人,请伯温先生过来。”
待到刘基赶到,看完这份军报也是沉『吟』许久,打了四年,终于把北元打服了。
“国用,伯温先生,你们说说看。”
“陛下,北元虽然有心求降,可是却不是正式求降,可见其心还有侥幸,依臣之见,还要再打上一年,让北元彻底服了才可允它求降。”冯国用首先发表意见道。
去年赵大勇、蓝玉在阿兰塞对决纳哈出的时候,常遇春率部北上响应,虽然他没有及时赶到阿兰塞,将纳哈出全军歼灭,但是却塞翁失马,立下了另外一项大功。
常遇春率部威胁应昌只是虚晃一枪,实际是想过应昌以东的东海子继续北上庆州,直至阿兰塞地区。在东海子的龙兴寺,常遇春部与扩廓帖木儿部激战一场,北元四万骑兵不敌六万明军的炮轰枪击,只得溃败。常遇春得胜后不去追击,调头北上。北元朝廷在战败后惶惶不可终日,都已经准备继续北逃,可是转眼间常遇春部北上了,这让他们大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