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敬伦认为,既然后世的学校都开始采纳这种方式,尽管有各种问题,但依然说明这种方式是未来大趋势,是有他的优势的,所以他就采纳了。

现在这种方式,在城市中,在小城镇中,都已经推广了,取得效果也算不错,一两个孩子身上或许看不出来,但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平均成绩统计下来,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些采用了跟班制的学校每年的考试成绩普遍比乡村学校好一些。又因为考试成绩好,很多实际的家长,也将孩子从乡村送到城镇学校上学,目前这种公立学校的入学率非常高,一直满负荷运转,每个老师都带三十个以上,甚至四十多个学生。同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几年下来,城镇学校,已经吸收了适龄学生数量的三成。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依然距离朱敬伦想要的普及教育相差太远,不解决乡村教育,势必不能完成义务教育。

所以他开始力主跟班制在乡村学堂中大范围推广,遇到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师资问题,一个是经费问题。

过去乡村学堂中,主要都是传统的乡绅当教师,尤其是曾国藩推动的孔庙学堂模式,更是鼓动了大批老夫子。

要是放在十年前,朱敬伦真的没办法替代这些老夫子,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一直苦恼于普遍教育无法推广的问题。

但现在经过十年对教育的支持,尽管普及率始终维持在百分之三十,但培养出的人才还是以十万计算的,如今考科举已经不是当初那么容易了,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中文基础,是基本上不可能考中的。

那些考不中科举,但依然对读书寄予全部希望的读书人,就一批一批选拔进入下一级学堂,从乡村学堂中,大概有十分之一能够进入县学,县学中也有十分之一左右能够进入府学,府学中也是十分之一进入最高级别的广府学宫。

老实说,这些进入广府学宫的学生,他们依然把希望寄托在考科举上面,但是他们受到的教育,已经相当全面了,其实到了府学层面,就已经开始接触比较高深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了,化学、物理、生物学等样样齐全。所以这些学宫的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其实比那些早早考入低级衙门做小吏的还要清楚。

之所以这些人一次次失败在科举道路上,却一次次坚持不懈,他们心中的支撑则是,每高一个级别,他们就可以考更高的科举,比如乡村学堂,只学过数学和经典的学生,他们最多能考县衙;县学学生,则可以考取府一级的吏员;府学的可以考取道一级的吏员;到了广府学宫的学生,他们已经拥有了直接考取六部吏员的资格。

他们所考的,跟所学的内容,是高度一致的,因此这些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也很高,甚至他们以为这是他们的另一个机会,因为很多学生之所以屡屡考不中,主要还是有一些科目实在是不擅长,但每升一个学级,他们接触到的科目就更多,因此劣势科目的比例降低,让他们更有希望能够考中。

不过这只是一种平衡措施。他们还是无法与早就考中科举的那些学生相比,因为对于那些已经正式进入官府的学生来说,尽管最开始只能是一个吏员,三年后才能考取正式官职,但是这三年不但能让他们熟悉官场,更能让他们积累人脉。当三年后他们开始考取正式官职的时候,只要不是情商特别低的人,往往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脉网络,上有各种座师名分的官员提携,下有无数同学照应,他们的官场生涯显然更加平坦。

但对朱敬伦来说,科举的目的,并不是唯一选拔官员的方式,他更看重的是科举对广大读书人学习热情的调动。可以说,要不是他始终牢牢抓住了科举的内容,他根本就无法将自然科学这么快在读书人中间推广,更不可能有这么一只庞大的懂得自然科学的师资力量。

现在这批在官府学宫学习的学生,他们就是最好的教师人选,国学上,他们是接受过传统教育的,四书五经完全没问题,科学上,能从乡村学堂、县学和府学三级学校杀上来,每一个人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没有每门功课九十分以上的成绩,是不可能进入学宫的。

师资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经费问题,就算不上一个大问题了。恰好这两年政府财政控制的比较好,赤字已经削减到了三千万两,如果全部由国家来承担教育经费,也不是承担不起了。

因此在官府的运作下,突然广府学宫开始招募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给教师赋予官府身份,归礼部教育司直接管辖。一个最低级的乡村教师,品级为从九品,跟刚刚进入官场的吏员品级相同。同时还告诉他们,当教师三年之后,一旦官府官职有缺,他们也有资格直接考取官职。因此他们在身份上,跟考中科举的吏员完全一样。这显然大大激发了那些许久无法考中科举的学生,报名的热情高涨。

朱敬伦本以为,按照这种方式,大明政府能在一年时间之内,完成义务教育普及工作,至少在硬件上完全搭建成功,接下来只不过是鼓励学生入学,积极提高入学率的问题了。

至于困难,他原本不认为有太大的阻碍,因为这是乡绅阶层自己放弃的领域,就好像当初他们不肯配合,大批不肯给新生的大明做官,恰好让朱敬伦可以提拔一批新的官僚一样。现在由于曾国藩名誉扫地,当初大批相应曾国藩出来办教育的乡绅,突然甩手不干了,那么官府接手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没想到,乡绅阶层竟然强势的反弹了,在教育推进到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混在大明当皇帝

混在大明当皇帝

钟忘川
混在大明当皇帝简介: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迎来了它真正的君王查理五世,开启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横跨亚欧大陆的奥斯曼帝国也迎来了他伟大的君王苏莱曼大帝,开启了全盛时代。而东方强大的大明王朝随着中兴之主孝宗皇帝的驾崩,也迎来之后东方逐渐走向漫长衰弱的时代…… 明朝中叶,一个人才遍地却又声名不显的时代。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依靠着手中的搜索系统,靠挖掘人才而让大明重新走上盛世
其它 连载 45万字
谍涯无痕

谍涯无痕

滴水世界
谍涯无痕简介: 让我看你一眼,你的所有就呈现在我的眼前。生存不易,请别怪我冷酷……。
其它 连载 194万字
第四天灾打击团

第四天灾打击团

猫猫Ta不帅
第四天灾打击团简介: 走,向异时空开战;再在母时空搞事;然后,一不小心就窜上了宇宙! 第四天灾,谁见了都头疼!可咱还要带领他们,这可怎么办?
其它 连载 3万字
红楼第一公

红楼第一公

浪漫青蛙
红楼第一公简介: 穿越成茗烟怎么办?秦可卿想要嫁给我…错了,下面才是: 小巧红楼,也有轩峻壮丽。 此身为‘狗仗人势’的小豪奴,却不愿趋炎附势,只想头戴簪缨,自建豪门! 秦鹿当破府而去,做那红楼第一公。 是国公,也是恩公。 …… PS:本文适合红楼迷,非红楼迷也会读得快活。 红楼大文,青蛙蹦跶回来。
其它 完结 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