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之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孝文帝登基之初,太后经常和拓跋宏在太子东宫(此时拓跋宏虽荣登帝位,但因父皇拓拔弘位居太上皇帝,小皇帝刚入庠为学,故尔仍居东宫,由秘书中散大夫任教,一切与当太子时无异),互相探讨汉学经籍,三坟五典。一次,读到《汉书》关于李陵的记载时,拓跋宏闪着透亮清澈的眼珠问祖母:“李陵公自汉魏以来,不过六百年,能有子孙数十万之众?显然,以李陵为拓跋先祖,殊不可信。”文明太后指着《汉书》说:“李陵降,且鞮侯单于以女妻之。其女名拓跋,故其子孙皆以拓跋为姓,以示荣耀。就好比东晋刘渊,冒姓刘,尊‘乐不思蜀’的俘虏,蜀后主刘禅为先祖(见拙著《宗祧弥祸》)。至于李陵是否是拓拔氏的祖先,这实在不是做学问所要穷究的事。”文明太后以此教育拓拔宏,做学问不要钻牛角尖。
祖孙二人正在热烈讨论,听外室旁厅有人应声道:“这是地位卑下的人的惯常做法,其实,并非所有拓跋氏皆李陵先祖的后裔,因拓跋家族遗传了李家的血缘,能征惯战,勇冠四野,各旁支族属也就纷纷依附,更名为拓跋氏。若果以种族繁衍的速度来计算,六百年来,真正未出五服的李陵后裔,不过是拓跋皇族部落的几万人而已。从血缘关系来说,我们李家和国姓拓跋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如果读者朋友认为文明太后大权在握,面首、鸭子一类角色一抓一大把,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李奕被诛,冯淑敏每天都处于性*饥*渴之中,她却并不是那种见男人就饥不择食者的女人,而是为自己划分了十分明确的政治底线。文明太后容忍男人秽乱怀中,却不能容忍男人祸乱朝中,是一个恪守“****不乱政”的女主。因此,她在要与之秽乱的朝臣中,除了人材指标,对所选择目标的履历、人品、文采、道德的综合指数都有很高的要求,不是那种为满足****,只需要是阳刚男人,而饥不择食,将其他指标弃之不顾的自然人。她选择面首的条件十分苛刻,能入她法眼的大臣必须是男人中的极品。她所宠幸的李奕是这样,李冲则更是如此。
一天,她看见教习太子书法文学的中书博士一手漂亮的魏碑古体,潇洒飘逸而又古朴庄重,抬眼望去,透过帛帘看见一个俊雅的青年正奋笔疾书,神态自如。文明太后此时的心情就和山涛见到王衍时的感觉一样,心中暗暗纳闷:“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见拙著《宗祧弥祸》)话没说出口,就在暗中观察秘书中散大夫。见他眉黑如髹柒,面白似敷粉,一举一动,都带着刚毅和自信。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的冤家。文明太后悄悄返回后宫,要大太监剧鹏会同组织部的官员对这位秘书留意查访。太监剧鹏不久即送上了李冲的履历和组织部的评语: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早年父母双亡,跟着官任荥阳太守的哥哥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沉雅大量,决不随波逐流。在荥阳读书期间,该郡宦官子弟估吃霸占,荥阳刺史(正四品)的儿子伙同一伙小混混在一家餐厅吃喝玩乐后,分文不给就想溜走,被李冲挡在餐厅门口,声称:如果刺史儿子不付账,即要拉他上京告御状。彼时正值献文帝整顿吏治,刺史大人不敢得罪这个楞头青,只得乖乖地为儿子付了账。为此事,李冲不怕得罪大官的凛然正气为荥阳郡的百姓所称道。文明太后见了李冲的履历,即有了将其纳入怀中的想法,只是还不知生性倨傲的风流少年愿不愿意拜倒在太后的金丝裙下。
对李冲早已了如指掌的文明皇太后听到这中气十足的话语,一气呵成的应答,嫣然一笑,拍着掌说:“既然李家和拓拔是真正的一家人,李先生就请进内室来吧,何须躲藏!”随着皇太后的吩咐,进来一个高大俊朗、气宇轩昂的青年,年岁与文明太后相仿,明目皓齿,书生气中透着英武。文明太后暗暗称奇,男人中怎么会有这么精美的人物,造化之功,让人羡慕啊。自从李奕弟兄二人被献文帝诛杀后,构陷李家弟兄的李忻被施以髡刑、鞭搭,贬为庶人,这样遮人耳目几个月之后,献文帝又启用了李忻,恢复了他的官职。文明太后明白了献文帝的目标的是诛杀女主的面首,恨恨地,时刻寻找机会予以报复。失去了面首,没有男人精华的濡养,冯淑敏整天都觉得全身上下,通体不舒服,此时这人一进来,整个东宫书房充斥着雄性的汗腺味,刺鼻的雄性荷尔蒙气息,熏得文明太后心慌脸红,意乱情迷。来人跪伏在地,口中说:“秘书中散李冲拜见圣上,太皇太后。”文明太后这才从慌乱中恢复正常,轻声说:“我们既是一家人,就不必拘礼了,快请坐。”李冲也不客气,落落大方地坐下了。躬身对弟子拓跋宏说:“太后乃女中圣贤,圣上得太皇太后教诲,得高山之便,起步自是不凡。”孝文帝深沉地说:“皇祖母教诲,铭刻五内,儿臣自是不忘春风教,常怀化雨恩。”拓跋宏的一席话,把冯淑敏心中吹得暖洋洋的。李冲接着刚才的论题继续说:“李广、李陵一家对汉室之功,实是不赏,史家对李陵存有偏见,或者说虽对李陵抱有同情,却不敢为其作传。与他同时代的张骞、苏武皆立传入史册,两人也同样被匈奴单于赐以异族女子婚媾,且生儿育女,却被史家刻意隐去。其实,李陵才是个文武全才的堂堂男子汉。”
“是吗?”孝文帝不解地说:“朕只晓得李陵武功非凡,没听说过他文章华美,传之千古。”李冲起身,说:“李陵见到苏武,感慨万端地赋诗,至今让人传唱。”说完手舞足蹈,吟唱李陵的诗句:跋涉茫茫万里啊渡过浩浩沙漠,为君王领兵出击啊奋战匈奴帝国,被困峡谷啊刀剑摧折,众将士捐躯异域啊我却聩失名节。可怜我老母惨死啊,我想报效母慈国恩啊无时无刻;奈何啊,此身无处归宿终身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