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之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几年的整治,北魏又一次出现四海清平,县无冤狱的繁荣景象。拓拔浚为此很有成就感。鸡蛋出现裂纹,给苍蝇提供了机会。给事中郭善明是个巧言令色的佞臣,想在建筑行业中捞取好处,就吹捧拓跋浚说:“陛下励精图治,守业有成,而居住的宫室还是道武帝(拓跋珪)时修建的,寒怆得太丢面子了,让外国使臣看笑话。”拓跋浚一想有理,就命令监造机构修筑豪华、旷大的太华殿。
太华殿刚开始划线定桩打地基,中书侍郎高允就坐不住了。上朝的时候出班启奏说:“太祖(拓跋珪)当年建都平城,修筑宫殿时,都是利用农闲的时候动工修建,不误农时。况且,我大魏立国这么多年来,不时增修宫室,永安殿前空旷宽敞,足以聚数百人朝会议事,西堂和温室足够招待各国使者和大臣们的宴饮。紫楼足以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已有这么多的宫殿,办事朝会已经足够。纵然是要修建,这么大的工程也应该充分准备以后,缓缓行事,不可仓猝上马。这次修建太华殿,役使的工匠多达两万人,若加上为其送饭、洗衣的家人,又还得增加两万人都不止。一个农民不耕种,一家人都将受饥挨饿,何况这四万人的劳费,这不是个天文数字吗?请陛下留意这个问题。”拓跋浚采讷了高允的意见,停止了修建太华殿的工程。
高允是受儒家教化最深的大臣,虽然有崔浩,古弼的被杀,但还是决心以他们为榜样,竭尽人臣之道,遇到君王的不当举措,必然会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当面劝谏,而且总是顾及到皇帝的脸面,维护皇帝的尊严。高允得当的举止很让拓跋浚感动。他对群臣们说:“历来君父一体,父有过,当儿子的为啥不在大庭广众面前劝谏父亲,而在****密室里劝告,这是不让父亲的过失彰显于外,为其遮掩,这和群臣事君是一样的道理。君主有过失,不能当面直陈,可以上书劝谏,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忠直,而不顾一切彰显君王的短处,这能说是忠臣吗?如高允这样的大臣,那才是真正的忠臣。朕有过失,高卿没有不当面劝谏的,对朕所犯不堪言、不忍闻的过错,高卿也从没回避过,高卿的劝谏,朕知道,却没有其他一人知道,这不可谓不是用心良苦的忠直啊!”说完这一番感慨的直白,拓跋浚这才想起高允虽被称之为大臣,却还只是个小小的中书侍郎(中书省的下级部从)。二十七年从没升过官,当今的官吏面对高允这样的忠臣都应该感到惭愧才是。按照当今的潜规则:一个小公务员刚参加工作三年,板凳都还没坐热就想当副乡长。当了副乡长两年又想当乡长,当了乡长两年又眼巴巴地望着副县长的纱帽,当上副县长就巴不得把县长整下台,自己取而代之,当上了县长就总以为自己才是书记的最佳人选;当上了********又想钻进市委班子,弄个副市长当当,当上了副市长又想挤到前面去当市长。所以官场的争斗硝烟总是没熄灭过。想到这些官场的争斗,拓拔浚感慨良多:与高允同时征入朝庭的如游雅等人,都已封王封侯,甚至连目不识丁的伊跋都已升至司空的高位。高允的老部下有的都已经当上了刺史,利禄二千石的官吏多达百多人,面对官场升迁如此的不公平,高允却同样心静如水。似他这样只讲奉献不计报酬的能有几人?拓跋浚认识到自己在官员考核方面的失误,继续发表感慨,对大臣们说:“尔等虽持弓刀在朕身边这么多年,却是枉自站立了这么久,没有说过一句话匡正朕的过失。总是等到朕高兴的时候,哄骗朕的封爵赏赐,很多大臣至今无寸功而官至王公。高卿执笔辅佐,为国呕心沥血数十年,国家得益不少,还只是个小小的侍郎,你们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谁又为高卿鸣过不平呢?”百官无言以对,在清正廉洁的高允面前,论资历、讲奉献,在场官吏无人能望其项背。拓拔浚当场拜请高允为中书令(官升三级)。
事后,司徒陆丽觉得皇帝指责得对,把官场的潜规则揭示得入木三分,身为大臣,确实应匡正时弊,善言切谏君王才对。北魏时期的官员是没有薪酬的,为了家人的温饱,高允不得不派儿子们上山去砍柴、狩猎、挖野菜。陆丽对拓跋浚说:“高允虽然在圣上面前蒙受恩宠,家里却穷得时常是揭不开锅,他的老婆连裤子都没得穿的,所以平时不敢出门。”拓拔浚大吃一惊,自己眼皮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贫困人口,确实应该好好的扶贫才是,就责怪陆丽说:“陆卿怎么不早说,是不是因朕今天重用高卿,你才说他家贫如洗。”说完,拓拔浚带领陆丽等几位重臣,专门去拜访高允的家。
令拓跋浚和大臣没想到,高允的家比想象的还要贫穷,三间破草房,床上破布铺盖烂棉絮,厨房中一无所有,只有一小罐老盐菜、半碗小米。高允的老婆见有人来,吓得往床下躲藏。拓跋浚当时感动得眼泪水都流下来了。当即命令后宫送来布帛五百匹,小米千斛。慰问贫困家庭。又把高允的儿子高悦带进宫,任命为长乐太守。高允如此风范,拓拔浚觉得称呼高允为高卿还未能显示自己对他的尊重,从此改称其为“高老令公”,直到其死。
经数年文治,中外朝野都晓得了拓跋浚的文治之功,对其鞍马功夫却还未曾领教。远在北方的柔然残部不晓得拓拔浚的厉害,又蠢蠢欲动,决定“以武会友”,见识见识拓跋浚的马上功夫,&#
;&#
;
&#
;
&#
;&#
;&#
;m公然出兵,向拓拔浚发起挑战。北魏太安四年(公元
年)十月,拓跋浚经过充分的准备,率领骑兵十万,战车十五万辆,北出征伐柔然,跨越阴山,驶过戈壁阿尔泰山,旌旗千面,横扫西北。柔然处罗可汗甫一交战,即被打得屁滚尿流,幸喜得马快,瞬间逃得无影无踪。部落酋长乌朱驾颓见势不好,率领上千部落民众投降。拓跋浚登上燕然山,欣然刻石,铭记下不朽功勋。时隔一年,拓跋浚又率领部队讨伐吐谷浑,九月,遇上瘟疫,缴获杂畜二十余万头回国。拓跋浚也因此染上禽流感。
也许是拓跋浚的征伐杀戮惹怒了上天,公元
年,北魏出现罕见的大旱,赤地千里。拓跋浚发布诏书,对神佛无论大小,都洒扫致祷,祈祷禳灾。由此,佛教得以蓬勃发展,就连因崔浩被杀而废除的史官制度也重新设立。拓跋浚的赫赫武功,使西域各国全部臣服。远在西域的高车国为响应宗主国的禳灾行动,聚集数万人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邀请宗主国国君驾临。拓跋浚为扬国威,拖着带病的身体亲临高车视察,整个高车国为之轰动,举国欢腾,庆贺。拓跋浚从高车缓缓回国,途中患病,第二年(公元
年)五月不治身亡,时年
岁,在位十四年,也算是守业有成的皇帝。
【马上就要
了,希望继续能冲击
红包榜,到
月
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