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之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拓跋嗣要修建的第三道长城是名符其实的长城,为了防御柔然、大夏的攻掠,&#
;.
&#
;&#
;建筑一道强大的国防线,他发布命令,发动百万民工,修建东从赤城西至平城的长城,总长两千多里,此举征调了河北、内蒙、山西、陕西的大量民工,修筑长城。这期间,涌现了中国文学史上为之留名的两位年轻女性。
一个姓羌的女子(或许是一个羌族的姑娘),新婚不久,丈夫就被征调到漠北修筑长城,身怀有孕的羌姓女子去寻找姓孟的丈夫,结果得到的是丈夫尸骨被筑入长城的噩耗,羌女痛哭昏厥,用手扒城墙,要见丈夫最后一面。结果感天动地,泪水哭倒长城。这位千里寻夫的女子就是孟羌女。另一个就是贺阿莫兰。在柔然大举进犯北魏边境的时候,北魏各部落征兵抵抗,其中就征募了这名女子。从这女子的姓氏来看,她也许是贺兰部落的一个牧羊女,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善于纵横驰骋,征战杀伐,所以替父出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这首诗的描述中,可知北魏当时实行的还是府兵制度和国家军队并存的武装力量制度,府兵从军还得自己购买军械,可见,经过改革几十年的北魏,国家机器还并不健全,并不完善。同时可知,贺阿莫兰的家庭应该是部曲家庭,父亲得替坞壁主出征服兵役,在征战柔然丁零的战斗中,这显然已是惯例。这则故事在口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演变而成花木兰,原有的部落大姓被掩盖,以汉族女子的姓氏演绎鲜卑女子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