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尉僚?

陈胜此言一出,顿时平地一声惊雷。张良和虞子期愕然相顾,这位先生是昔年助秦始皇一扫六国的尉僚?

连原本稳坐原地的老先生也是一愣,有些错愕,许久才叹道:“果然出乎意料啊,老夫刚刚还说没机会见识,看来老夫又错了!”

这句话便等若是承认了,这位隐居颍水垂钓的高人,赫然是昔年秦始皇灭六国的重臣国尉僚!

尉乃是官职,僚为其名,至于其姓氏已不为人知。(其姓氏不可考,为方便阅读,后文皆称尉僚)

陈胜自己也有些意外,适才那句试探之语有些冒失,他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能著出这样深刻精妙的兵书,对秦国军队以及法家思想颇为熟悉,融入兵法的人物,秦末时期,除了尉僚又有谁呢?

当然了,此举有些冒然,若是猜错了难免有些尴尬!不过很幸运,看来是猜对了,可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问号。

毫无疑问,根据史书记载,以及重生后的了解,陈胜知道尉僚在秦国历史上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

其在兵法造诣方面的见地绝非一般,某种程度上,他是秦皇嬴政一扫六国的参谋和战略设计师。秦国对外征战,对每个国家发动的灭国之战背后都有尉僚策划的身影。

比如灭赵,当李牧领兵御敌之时,秦国纵有王翦、王贲这样的绝代名将,依旧无法灭掉苟延残喘的赵国。这时候是尉僚出手,行反间计借赵王之手杀掉李牧,秦国大军才能驰骋于赵地。

嬴政对其应该是非常重视的,从让其担任从白起之后便一直空悬的国尉一职便可见一斑。毫无疑问,他对秦国统一的贡献非常之大。

如果说军事上的功劳主要是王翦、王贲父子,那么在内政和谋略上,尉僚的功劳和李斯是相当的。

可很奇怪,自秦一统天下之后,尉僚便突然消失了,以至于后世的史书上,只知有李斯而不知有尉僚。

尉僚去了哪里?又为何消失不见了?

后世曾有传言说,尉僚善于相面,入秦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且心狠手辣。

尉缭认为嬴政缺乏仁德之心,更多可能是怕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逃离咸阳,自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过他有著作的兵法《尉缭子》传世,这是后世考古发掘证明的事实。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元帅韩信十分推崇《尉缭子》,以至于被人误传其为尉僚弟子。

韩信是不是尉僚的子弟且先不说,但至少目前,灌婴在某种程度上师承于尉僚,也算半个弟子吧!

这是个很意外的事实,灌婴竟师承于尉僚……不过略微沉吟,陈胜想到了某些端倪。

楚汉争霸时,刘邦数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骑兵所破,大败于彭城,死伤众多,以至于睢水为之不流。

此后刘邦退守荥阳,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开始组建骑兵军团,统率骑兵的将军正是灌婴,一个贩丝繒出身的商贾。

灌婴虽随刘邦入巴蜀,也算老臣,却终究不是周勃、曹参那样的绝对心腹,为何会将如此重要的骑兵军团交给灌婴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是灌婴有这样的特长,那他的特长从何而来呢?如果不是见到尉僚,陈胜会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推翻这个揣测。

但现在,已然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便是从尉僚这里学到了什么。当初战国七雄,论骑兵强盛当属秦赵两国,尉僚久在秦国,且居于重要军职,对骑兵作战必然了如指掌。也许他曾将总结的经验教授给灌婴,哪怕只是粗浅的点拨和交流也会让其受益匪浅。

可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既然灌婴师承于尉僚,且效忠于刘邦,为何汉初没有丝毫尉僚的记载呢?刘邦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大才呢?

是尉僚不愿意效力刘邦?还是灌婴从未向刘邦提起过尉僚?陈胜心中暗自期望,希望是后者。

若非自己“怀疑”灌婴的出身,追问其兵法来源和师承。也许灌婴不会主动向人提起,看得出来他发自内心尊敬尉僚,也认定尉僚不愿沾染朝堂之事,这也是灌婴觉得引路之事颇为为难的缘故。

也许正是因此,灌婴从未向刘邦提起过尉僚;也许灌婴提到过,但不知尉僚的真实姓名,从而并未引起刘邦的重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华舞云殇
楚史乱国志简介: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 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 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 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 何曾念!苍天下,淮阴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 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 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 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其它 连载 135万字
霸球道

霸球道

只穿牛仔裤
霸球道简介: ; 喜欢篮球,对篮球有一个梦想!在现实中也许无法实现但是小说给了我完成梦想的途径。 喜欢肉与肉的碰撞,崇尚狂暴力量的对决,痴迷真正的热血篮球。这是一部崇尚力量和霸气的男人的书,这是一部友情多过感情的书,这也是一部内线的传奇! <p>
其它 连载 54万字
朱明

朱明

二月嘲风
朱明简介: 如果历史有如果,大明的商品继续风靡世界,美洲的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强悍的军队仍旧虎视四方,弱小的建奴龟缩在东北乞降…… 如果历史有如果,大明商人有了政治地位,农民可以自由迁徙,科技不再是奇技淫巧,读书人不再死读四书五经,官员由民众自己选举…… 阅尽世事寿终正寝的朱顺明魂穿大明,让平行历史在十七世纪拐了个大弯。日升月替,大明永不落。
其它 连载 37万字
铁血水浒

铁血水浒

名武
铁血水浒简介: “军师,燕云十六州丢了多少年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外,一位身着龙袍的伟岸男子问道。 “禀陛下,自后唐石敬瑭割让之后,以有数百年了”一位儒雅,从容官员站在身后,恭敬的回答道。 “是时候收回来了” “陛下,燕云一地的情况” “朕知道,但还是那句话,有时候需要铁血震慑一番,什么叫做似辽似金似汉之族啊!传令下去,王师收复国土,阻着,诛杀其族,降者,一律重赏,凡金辽两国贵族,一律坑杀” “
其它 连载 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