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子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鹿仔在旁边高兴的吃着变异红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此刻的心情是多么复杂。
王炎默默的摸着系在腰间的玉坠,回想着渡劫时的可怕。紫霄神雷虽然威力强大到足以湮灭洪荒大陆,但是相比较起都天神雷。那真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最后一次的都天神雷,虽然在外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但是,经历过得王炎对自己最后可以挺过来也觉得真的是幸运。
都天神雷在触碰到混沌石时,在里面的王炎就觉察到了可怕。那时一种阴影,一种让人心悸无法呼吸的强大。只是瞬间混沌石内部,原本王炎收集的准备日后布置道场的那些奇花异草全部泯灭。只剩下了福寿枣树,王炎当时就将杏黄旗拿出来抵御。只是杏黄旗刚一接触到都天神雷,就被击落,接着芭蕉叶也没能顶住。
王炎当时就觉得没有希望了,只是呆板的运行着磐石诀。将自己全部的法力灌注到自己外面的混沌石和玉上。这两件是王炎化形之前的本体,是最好的护身灵宝。有这两件灵宝作为中介,也算是免除了王炎直接接触都天神雷。或许这都天神雷不是盘古打出,王炎的本体也是自混沌中生成。两件灵宝为王炎抵御着都天神雷,保护着王炎的心神。只是都天神雷的气息太恐怖了,那种时刻化作泡影的威胁让王炎胆颤心惊。
姻缘天注定,福祸两相依。都天神雷后劲不足,依靠着浓郁的天地先天灵气支撑。只是先天灵气毕竟比混沌灵气低了档次,对都天神雷作用不大。却让危境的王炎找到了求生的办法,也是一个赌局。
一直保护着王炎的混沌石,已经被都天神雷轰击的漏洞百出。兵临破碎之境,看到外面浓郁的先天灵气,王炎决定要搏一搏。王炎努力的运转磐石诀,汲取身外浓郁的先天灵气。按着磐石诀的运行法门稍加运行,直接灌注进混沌石和玉中。
只是如此一来,王炎的肉身损害很大。外有厚重的灵压挤压撕扯身躯,内中经脉被先天灵气冲击。如果不是王炎肉身修炼有成,估计还没有坚持到雷劫完毕。自己可能就先一步魂归天地了,万幸的是都天神雷最后还是先消散了。
而王炎也是因祸得福,都天神雷不尽成就了他磐石炼身诀大圆满。而且,王炎借助着紫霄神雷和都天神雷更精练了自己的几件灵宝。当然,主要就是芭蕉叶和玉坠,原本王炎是打算问道三清。好以后有机会将这两件好好炼化,这次王炎抓住机会直接就着神雷的威力直接炼成。
如今系在王炎腰间的玉坠可是不得了,原本的玉坠。形状不美观,威力不大如同鸡肋。这次经过渡劫,王炎化形时身上掉下的那块玉也不知是如何竟然吸收了一丝都天神雷。就像那颗枣树一样,只是枣树吸收的是紫霄神雷。而最终诞生王炎的那颗混沌石,因为一直在外保护着王炎。最后被都天神雷劈的千疮百孔,留下的却也都是真正的精华。虽然是窟窟窿窿,但看上去就像是灰铁丝绑成的铁玲珑球。
如今系在王炎身上的玉坠,正是两者的结合。王炎还起另一个好听的名字,玉玲珑。
一月过去,王炎和鹿仔整天都是在昆仑山中闲逛。王炎心情好时还会给鹿仔讲讲道,至于王炎新整理出来的磐石炼身诀。王炎没打算在传授给鹿仔,因为鹿仔不适合修炼这部法诀。
王炎如今就是在等着三清出关,好交流彼此的修道感悟。王炎虽然肉体大成,实力大增。但是境界依然停留在大罗金仙中期,没有丝毫突破的征兆。对于洪荒还算了解的王炎知道,洪荒中肉身再高不是圣人。最终也逃不过大劫,只有悟道成圣才可以,只有修道到达圣人境界才行。
王炎不会掐指神算,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死等,等着三清出关。自己也没心情修炼,整日的晃荡,只等三清。
这天王炎还在思考着今后要怎么办时,鹿仔飞奔进草庐中喊道:“老大,三位老师今天出关了,邀你过去论道呢,我刚从哪里跑回来”。
王炎一听是大喜,急急忙忙的走出去找三清他们。出了草庐就看到三清果真出关,正在说着什么。王炎走过去道:“三位道兄今日终于出关,相比道兄们是大有收获啊”。
老子满面笑容道:“同喜同喜,我等也是要感谢道友。如无道友渡雷劫,我兄弟三人却是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才可以悟透这紫霄神雷啊”。
通天也是说着:“就是啊,左道友,还是要多谢你啊。不过,实在想不到左道友你家底够丰盛啊。一人独占四件灵宝,要是当初咱们比斗可以使用灵宝。我还真不见得赢,你拿来那么多灵宝”。
通天这番话刚开始说的还好好的,最后就显得有些过了。听得一旁的原始直皱眉头,就要出声喝止。王炎心里感叹着通天真是实在人,阻止了原始的开口。看着通天道:“通天道友莫非是觉得手中无灵宝了,呵呵。开玩笑了,这灵宝都是我在洪荒中找到的。只是灵宝终究只是外物,我虽有灵宝多个。但是,自身的道法修为却不怎么高明。这次就是来叨扰三位道兄,还望道兄不弃,与我交流大道玄妙”。说着王炎对着三清大施一礼,三清却是侧身还礼。
原始说道:“左道友何必自谦,道友一身肉体玄功却也是洪荒罕见。我等三清也正要与道友交流一下,这等大礼却是过了”。
一旁的老子和通天也是点点头,表示同意原始的说法。
王炎的行动虽然有失身份,但是,王炎是知道自己和三清的差距。也清楚的明白三清未来的成就,行礼虽大却不觉得怎样。
得到三清的回应,王炎知道自己的昆仑山之行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