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火速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独坐在一座临江的酒楼之上,望着窗外那似乎永远奔流不息的江水,徐陵思及自己数月没有进境的修为,心有所感,不由得叹了一句:“时间过得可真快,真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
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由西向东贯穿整个蓝泽国的大江——瑶江边上的一座渡口城市,名唤作元嘉城。四年前,徐陵从岷浮山中出来,按着手上的地图向东南方向走了足足上千里的路才来到这座颇为繁华的城市。
而他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修行之地,一来是因为这里背靠着瑶江,极利于《镜花水月照神秘录》这门观想壮魂的法门修行;二来,元嘉城地处蓝泽国漕运要冲,不但物资丰富,而且各种消息也都十分灵通,非常便于徐陵收购药材、材料与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
事实上,徐陵的选择没有错误,短短四年的时间,他就已经将灵魂力量和内气齐齐修炼到了养气巅峰境界,只差一步便能迈入灵魂出窍、神通天成的大门!不过这一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迈过去的,至少他到现在还是摸不到要领!
另外,徐陵对于他所处的这个世界也终于了解了一些。在详细的打探了一番地理、历史等消息后,这个世界给徐陵的最为直观的一个感觉便是——‘大’!简直是可以拿广阔无边来形容!旁的不说,就说目前人们已经探明、并且有国家建立的地方,就已经超过地球表面积的万倍大小,更别提东面一望无际的大海、西疆无边无垠的群山以及南蛮那似是没有尽头的森林了!
而如此广袤的土地目前则是被七个国家把持着,分别是大陆北方的北宁国、东北的东莱国、东南的蓝泽国、西南的兴平国、西方的西凉国、南方的天南国以及大陆中央的肖氏王朝!
不过,可惜的是,徐陵并没有听到多少有关修士的消息。一些野史传说里倒是有不少神仙故事,但那些多是假语村言,不足为信。唯一靠点谱的便是据说武者在突破先天境界后可以去肖式王朝投效,届时会由肖氏皇族出面引荐入仙门!但徐陵对于这条信息也只是看了一眼便忽略了过去,因为那肖氏王朝距离蓝泽国实在是太远了,而且还是只收先天武者,他可不想花上十几年时间跋山涉水地走到那里后被拒之门外……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徐陵才不信这偌大的蓝泽国中会没有修士存在,九州鼎沉睡前可是说过这方世界是有天人气息的!
言归正传,就在徐陵对着奔流的大江发出如孔圣人一般的感叹后,在他的邻桌却是传来了一个极为爽朗的打趣声,道:“呵呵,你这小朋友倒也有趣!这才多大点年纪,就开始感叹时光飞逝了啊?”却是有人听到了徐陵的感叹后揶揄了一句。
闻得此言,徐陵略微有些发窘,但旋即调整了过来,打眼向着邻桌的声音来源望去,却是看到一位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老者也嘴角含笑地看了过来。那老者衣着普通、没有任何修为在身,却又让人觉得气度俨然,不似一般人物!
见得那老者如此风姿,徐陵不敢怠慢,起身拱手一礼,道:“这位长者,请恕小子刚才孟浪了,不知您如何称呼?”
那老者见状却是摆了摆手,坦坦荡荡的道“小朋友不必多礼,我适才只是看你年岁不大却学着那些故作惆怅的酸文人般唉声叹气,自家心性突然有些失衡,竟是脱口揶揄了一句……说到底还是老夫的养气功夫不够啊……‘讥讽嗔笑’皆虚妄,嘿!这话果然不假!至于老夫的称呼?呵呵……”说到这里,老者自嘲一笑,接着道,“不过是‘东来一野鹤,迷惘夜游人’罢了!”
见得老者不愿意透露自家的姓名,徐陵也没有再问,毕竟他深明交浅言深的忌讳,只不过他隐隐觉得老者前面那段话中蕴含了什么深意,玄之又玄,自己似有所得又似毫无所得,感觉很是别扭。于是他便再次对老者诚挚的道:“长者可否移座到我那边一叙?刚才小子闻听您的话似有所感触!”
“呵呵,不必了。有些东西现在懂了也不见得是好事!”老者一边笑着摇了摇头一边似有深意的说道。然后他站起身来,走到徐陵跟前,说道:“小朋友,今日得你一句‘逝者如斯’,让我的心性修为亦有所增长,却是算承了你的情。也罢,我便送你一句‘谒语’以作报偿,听好了!”
“猫不肖虎,蛇难化龙,一朝梦醒,神通天成。”
说完,那老者的身形一晃便陡然间消失在了徐陵的眼前,空气中只留下了这一句‘猫不肖虎,蛇难化龙,一朝梦醒,神通天成’在徐陵的耳边萦绕,久久不曾散去。
而这一句话也如同晨钟暮鼓一般重重的敲打在了徐陵的心灵上!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无论怎么努力都找不到灵魂出窍的契机了!《三皇得道妙法》上记载的禹皇的修行经验和九州鼎从前的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帮助他加深了对于道书的理解、少走了很多弯路,但同样也是限制住了他的发展……
因为那是禹皇和九州鼎的‘道’,而非是他自己的‘道’!同样的修行方式,对于禹皇有用,但对于他徐陵来说就很可能是桎梏!毕竟每个人的心性、性格、人生经历等等都是不相同的,修道的路上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模板规范出现?虽然这道理浅显易懂,但之前身在其中的徐陵却是久久没能发觉,一直在刻意的模仿《妙法》上所载的禹皇在此刻的行为、心境,颇有些照猫画虎的意味!
直到那老者一句“猫不肖虎……”,直直点破了徐陵心里的幻想,让他不得不重新对自己进行审视,对于《妙法》上的内容进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