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站读者的评论(九) (第1/2页)
红洋_加拿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下的评论均来自海外中文网站“**”:
(美国):哈哈,这个大炮居然是个什么社会学的波士,还是一个气管炎,还居然跪搓板!这东北银也太窝心了是不是?这是哪儿来的消息?肯定是南方的女人厉害不让上床。好好好,花十六出来就好。人物刻划比过去有特点和进步,满人也成了一个拔尖的笔杆子(请问他都写些什么东西?)。我感觉兰冰回去时的感触还可以深挖挖,毕竟多年没回去,并且是她初恋的地方-圣地啊!
/
/
(加拿大):红洋,的确进步很大!建议:不管你的小说有几条主线、几条副线,所有的珠子一定要在线上穿。大珠、小珠,该松时松,该紧要紧,起伏迭荡,抓住人心,保重!
/
/
(美国):红洋,你的写景写情的看家本领还在,读了以后心里有种美感,但稍纵即逝,不知为什么。这蓝冰没有亲人在南州了?来迎接都是些未来同事,很有意思。小说看到现在,蓝冰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未出场。因嫁洋人,和家里断绝了来往?
/
/
(美国):
,如同以往,文笔优美,赏心悦目,读来也自然流畅。但和大力同感。“花”文的主题是“情”,写了爱情,友情,但偏偏少了亲情。感觉是构成五彩缤纷大千世界的三原色中少了一色。如霏(愿你一切顺利),你觉得呢?生活中不如意时(特别是失去了爱情后),最大的安慰往往是来自亲情,一种没有附加条件,不会退色的情。我想,蓝冰应该也不例外。
/
/
(美国):红洋,读起来很流畅,象看电影一般形象。建议一点,大炮谈到鸟语时,最好不要说"我只会听,不会说”而是"识听姆识讲"。蓝冰回国有这样热烈的感觉,真好,多少弥补了我的遗憾。我十年后第一次回国,飞机上就跟当年国内的长途火车一样污烟瘴气,清晨飞机降落时,窗外细雨纷飞,灰蒙蒙的城市看不见绿色,飞机轮子轰隆着地时,我心里什么感觉也没有。
/
/
百合(美国):也来为红洋的《花十六》叫个好。我倒觉得当失去了爱情以后,最大的安慰往往是来自友情,那种肝胆相照的友情。这里
所说的亲情应该是指父母手足的亲情吧。但在爱情的事情上,父母和兄弟姐妹往往并不是最了解你的。当然,只是我个人的体会。春寒料峭的“料”不是这个料吗?
/
/
(美国):红洋,首先恭喜偷搞成功!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你总算鼓足勇气掀开了花十六的盖头。不能白烧了两炉砖,尽管中秋节把半生不熟的当月饼排了一些,剩下的总要处理掉,清理砖炉好烧新砖。在此就不客气了。
)文笔清新,让读者犹如进入臭氧充足的树林。但仔细读来,逐渐感觉到地下散发出腐叶的气息。臭氧过于充足,就会有臭的味道。
)文字华美优雅又不失通俗,把读者的眼球吸引。但不少文字通俗以直于粗俗。
)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埋下不少伏笔,让读者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但读完之后,总有一种被作者玩弄于笔尖的感觉。再一琢磨发觉整个故事编排的如此俗套。
)总的感觉就象一盒子单只包装,外表漂亮,让人口水洋溢,一口吞下的,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过期腐烂的臭月饼。哦,剩下的几块砖头就留给自己,砸烂脑袋,然后双手,不过要等点击确定键之后……
/
/
(加拿大):
,
,虽然你下了线,还是可以来一记(回)扣球吧:挑点毛病(不好意思,我们这些人的这个老毛病也没改)。你有几个段落写得很好,通畅自然,但其它地方有时仍免不了成/惯语堆彻的习惯:"汽车慢慢驶进了市区,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路旁商店林立,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繁华热闹。"那些词语贵在精炼。适当嵌入使用,可以起到点缀以加强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预测一下,那个能让她"眼睛一亮"的目标,该是
吧。
/
/
(美国):红洋,看来那砖头拍得轻了点,拍重点大概能治疗头疼,看别人的东西也不大会总掉眼泪。别当真,我就爱胡侃!每人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对读者来说,各有所爱,你的花儿系列吸引了这么多读者,叫好声震耳欲龙,总不能不让出点噪音把,尽管这个噪音非常刺耳。花儿写得非常好,文字优美又不失通俗,代有青春时代气息,情爱是永恒的主题,接着写下去,不要急,一定会成为一部好作品。
/
/
百合(美国):刚看了《花十七》,赶紧来顶一把。蓝冰和杨峰初吻那段写得很动人,读来还真有点砰然心动呢。尽管每个人的初恋不一样,但因为是初次,大概在心里的痕迹都会很深。象蓝冰这样,那么多年,仍然难以忘怀。如果当年他们结婚了,如今还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感觉吗?也许只会是对一些场景,象初吻什么的回忆了吧。因为他们的爱没有结果,才会这样的念念于心,永远难忘。美丽的梦,总是伴随着忧伤。唉……
/
/
(加拿大):
,惭愧还是没猜对人:不过那紫裙女孩只是个间接宾语罢了。你的写景述境总是下了不少笔墨,看得也较舒服。不知怎地联想起少时看的那些苏维埃和平时期的小说,高大梧宇的军人,提着保密箱,沿着长满白桦树的林荫大道,来到陌生城市的接头地点……那些遥远,神秘的,但曾经深深吸引了我的兴趣的情景。记得有篇叫“红色保险箱”。对了,那苏台长的
,怎么还好像回回忘不了把“碗里的饭吃净”……是不是个苦出身啊;这样看来发不了大财的。回头再细评,把那兰瓶好好“报复”一下吧。
/
/
(美国):红洋,欣赏了你的第二集,谢谢。这一集是不是为写蓝冰和杨峰以后的**而作的铺垫?几点意见,不知中肯还是刻薄。也许你的这一集是一盘炒田螺。炒田螺好吃,但不容易消化。我的读后感可能就是吃完那炒田螺的结果。
。小说模式化日趋严重。巧合和做梦比比皆是。。人物的心里刻划需要增加力度。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里描写,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有过多过滥之嫌。。蓝冰和杨峰作为恋人,这一次上双鱼山顶和上半部中的双鱼山顶之行有什么不同之处?恋人之间的心里描绘不突出,不生动,看后象是喝温吞水。
。蓝冰不太可能仍然是中国公民。这次回中国工作,工作许可也应有所交代。这里凸显了中国人乃至作者的法制观念淡漠。
。用词不当的现象在本集中又比较集中。
/
/
(美国):没有时间仔细看,但还是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犹如吃了两碗冰激淋。蓝冰又开始多情了。“英俊帅气,潇洒倜傥”的他,长著一双深邃的褐色眼睛,和一头黑色卷发。蓝冰看见他,“脸上飞起一片绯红”。这两集中,人物出场眼花缭乱,有六十岁的魏丽,有淡黄连衣纱裙的女子,有霏霏靠在杨峰的怀里……“花”剧已经连载到十八、九了,像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该出彩了。
/
/
(美国):很多意识流啊,有点搞脑子。响应大力,该出彩了。
/
/
(美国):
。手笔渐渐老练,尤其是在人物内心刻画上。蓝冰因回南州而触景生情,心中泛起对杨峰的旧爱描写得比较成功,江边的一段感想和回忆比较感人。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也变得生动起来。
。小说中,社会关爱仍然采取口述的方式进行描写。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感染力,但这种关爱似乎仍然是处于次要的地位。一定的故事情节可能会加强其渲染力。这种爱可能不是作者擅长表达的。
。蓝冰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但她十**岁的少女怀春时常出现。譬如她对朗俊(可能是吧。)第一次邂逅后所产生的感情火花应该不是蓝冰这个年龄的人所应有的,何况此时她对杨峰的眷念达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如果她以后玩世不恭,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少女情节出现。
。总的来讲,小说的上半部中的写人、写物好像都出自于一个少女只手。情节简单化,天真化,人物对话不生动,小说的戏剧性不够。但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该天真的时候天真,该深沉的时候深沉,该复杂的时候复杂,该世故的时候世故……这样才能生动地写下一个世界,至少是蓝冰周围的世界。
。小说中人物的名字都是以网名为主。如果作者以后想在出版社出版,这些名字显然不合适。
。两集在一起发表,显得长了点,可能超过不少读者的耐心。提请作者考虑这一点。
。爱悟的官太小了一点,应该和大炮一个级别的,象什么科教处或保卫处处长之类。
/
/
(加拿大):大力,你的评论回回精彩(也"逼"得
朝精彩转型),顶一下!
,大力这个编辑就好象是应运而生的;能通过他的门坎,不容易/简单。网名的事,将来可以用别字岔开。我的就由它去吧,只要她喜欢。
/
/
(美国):
不够意思,给了个这么小的官,工资可能也不高吧,在南州怎么过啊?
这二集放在一起不错,更为紧凑。题材也很好。那就好好扶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