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站读者的评论 (七) (第2/2页)
红洋_加拿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国):红洋的写作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说明作者有一颗爱心和怜悲,这对写出好作品来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渐入佳境,和谈也风光起来啦!顺便吹毛求疵一下:“看着英俊潇洒,高大魁梧的大卫,他俩欣喜万分。”这里欣喜万分是很抽象的描述,小说中应尽量避免。另外,关于白求恩是不是着墨多了点?我感觉你在前面哪集有很多的介绍。随便说说,不一定对。西北缺水是十分痛苦的事,据说有人一年只洗一次澡。(
/
/
)
(美国):红洋,几点意见+改错是我的体会,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请不要沮丧。
。小说中讲“吃”的地方太多,显得婆婆妈妈。
。素材很好、感人肺腑,但我个人觉得有些地方没有组织好,条理不太清晰,感觉内容重复。
。俗套渐渐地多起来。小说中人物在受到感动后,总要做梦。
。老沙岭来信的内容和及梅的描述有不少重复,有的段落需要精简。
。和梅的大段叙述体现作者的白描功夫。文字要优美,要说得吸引人。(
/
/
)
亦云(美国):红洋,这一集我读了特别的感动,禁不住流下了泪水。有一点意见:尽管素材、思想观点棒极了,但觉得结构组织不够好,散乱,不连贯,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说实话,若不是你的扇子,我只读完这一集前四小段后,就再不想往下读了。幸亏我是你的扇子,硬逼着自己读了下去,然后才会被感动得流泪。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你自己的心绪还很乱,你还没有真正地笑看人生。但是,你已经比从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了。你是一个坚强的人,我敬爱你。我相信,你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
/
)
(美国):红洋,写长篇小说辛苦了,拿出合适的时间修息一哈是必要的。当然你也会化点时间对人生进行新的审视,但愿你能有超俗不凡的领悟,到时再来点化我们。但是,任何事情不能钻牛角尖,不然就很难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生是企盼,是希望,是失望,是酸甜苦辣,是爱和恨,……所以笑对人生也是一种素养(对我自己来说是完全必要的)。希望你修养完后,再写小说下半部有新的突破。到时我们在来给你鼓掌,给你祝酒!(
/
/
)
(美国):红洋,又回来一下。前面主线一直很清楚。毛病似乎出在蓝冰回家之后。铁凝写的《秀色》一段,读起来非常不舒服。并有画蛇添足之感。是否可全部删掉,停在"这首动人的老歌,从约翰的家飘出,远远地飘向夜空,给苍穹送去了一丝温柔。雪停了,风住了,夜空闪过一颗流星,落在了遥远的东方天际。"请斟酌。为了能让你删掉,我想告诉你我对"秀色"那一段的感觉,就象佳肴过后,吃了一个
。谢谢你的决定(
/
/
)
新版护照(美国):红洋,看来这线没人去过你描述的那个西北地方。抖胆指出几个地方,你以后更改时参考。“画面上,白内障手术车和吉普车队,缓慢穿行在黄土墚峁之间”,这个“穿行”似乎不太逼真,因为黄土墚峁都有一定的大小,不比沙丘那么小,可能“爬行”差不多。“院落里一棵茂密高大的白杨树下,一头毛驴悠闲地拉着石磨,一圈圈地走着,把黄泥地磨出了一圈光亮的印子。”白杨树可能是从书上看来的吧?多年以前西北人就发现白杨树虽然长得快且长得高,但不成材。除了城里人,一般人是不会将白杨树种在院落里的,原因就不说了。白杨树多半是种在村头和田边,路边。把“黄泥地磨出了一圈光亮的印子”?不记得了,也可能会吧。梅介绍着:“……西北太太的面条做得真好,她知道我很爱吃,每天都给我做新鲜面条。”这个“新鲜面条”条听上去怪怪的,不过是梅说的也可以理解。“拉水背水”我想可能是担水。也可能拉,那一次就可以拉很多。“有一天我做完手术回来,拖着疲惫的双腿刚进她家院门,她神秘地拉着我,来到一个小房间。”这个小房间也有点怪,最好写是哪一间房。“不久前,村子里得到了世界银行西部扶贫的贷款,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在山顶修了一个大的水窖用来积蓄雨水。”水窖古已有之,这个地方最好交代一下为什么要在山顶修这个大水窖。我怀疑你前面贴的那个技术方案并不是一种十分广泛使用的方案。“另外,他们种的紫花苜宿,已经开始在山岭缓缓蔓延。这种植物抗旱力强,根部发达,能深深扎进土里,既能绿化山川,又能保住水土,叶子还可以用来作饲料。”苜宿在干旱的环境中蔓延自然是十分缓慢的,比许多杂草要慢的多。最后有一点我想说就是对解放后打井这一段,我的印象在
年代国家曾经投过很大力气的。在一些地方打了井,一些地方修了泵站。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分田到户,共用的东西因为电、油、维护等原因不能有效持续下来,除私人承包用于建菜园等,其余大多数又被废弃、盗拆,又回到原点。当然也有一些当时没有充分勘测和调查,建成后成为聋子的耳朵。西北关于水土保持是十分复杂的一件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还有日本的一些援助项目都是很有成效的。医疗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感谢红洋把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写在小说里。(
/
/
)
亦云(美国):红洋,我和的意见不一样,说出来,供你参考。我倒是觉得《秀色》一段还不错,虽未曾让我流泪,却也让我深思起来。我认为,小说和论文不同。好的论文讲究的是思想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思维条理清晰,不带情,事实可有可无。好的小说则通过对人物场景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感情,并使人将这种感情升华到理性的高度,阐述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就是说,好的小说让人在轻松的情中引起深思,得到精神上的美餐。因此,小说的连贯性应有两条线索:感情线和理性线。感情线应为主,为直接表面;理性线则应为辅,为间接深藏。《花浓爱更浓》本身讲的就是爱和情,感情线就更应清晰连贯,逻辑之类的东西倒不必去刻意追求。感情线的清晰连贯,首先是场景内容上的。其次,则是语言风格上的。在场景内容转换时,长篇小说和短篇文章的处理也应不一样。因为篇幅的关系,短篇可以跳跃式地处理内容转换,长篇则不能这样做——这么长的文章,还老跳跃,读起来还不累得慌?若不是工作或家庭作业,谁愿去那么累地读?对于长篇,无论是场景内容上的、还是语言风格上的转换,都应该有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这样读起来才轻松。我觉得,《花浓爱更浓》(十四)主要缺乏承上启下的过渡。另外,语言风格上,也应该或者保持一致,或者加上过渡。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
/
)
(美国):红洋,你好!一直在潜水阅读。每章出来都立刻先睹为快。善良的蓝冰走出个人的悲伤,把注意力转向关怀他人,应该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大转折。也从中体现了作者本人深刻的人文情怀。深为感动。提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本章涉及的大事和重要主题太多,至少有三个:白求恩、复明手术、雨水积蓄工程。所以,就显得有些游离,也有些枯燥。不是说这些事情不能在小说里反映,但描写、叙述的方法需要故事情节化。尤其关于白求恩的对话,太像新闻报道的语言,很生硬。其实,在介绍梅和约翰出场时,就可以把有关白求恩的话先说了。我知道介绍白求恩很重要,不仅是介绍,还暗示约翰和梅他们是新一代的白求恩。这章只谈那两件事情。另外还有些想法,有的网友已经说过,就不重复了。衷心希望你写得更好!期待拜读后面的……(
/
/
)
亦云(美国):红洋,不知其他扇子怎样,至少我这个新扇子是心甘情愿地为你累。花了时间,却都是让我开心的时间——值啊!我要为此谢谢你。你不用对我说对不起。之所以直直地提出批评,是希望你修改后的花,会让不是扇子的读者也有机会享受花中的精神美食。作为初稿,且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来的,你的花儿能这么美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花了十年时间,也并没有写完呢,而且同样很多地方也经不起仔细推敲,需要不同的批本来拾遗补缺,以至于众说纷纭。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不朽的文学作品。我明白你是用你的心在写这花,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帮你一下,但并不想苛求你写出完美的花儿。你也别苛求自己了。尽心尽力后,也就行了。聚散随缘。(
/
/
)
(美国):红洋,我读过花
后,感觉这部分的主题是更广义的爱,奉献,以及在爱和奉献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享乐与满足。从过去的白求恩到今天的梅和约翰。这将是使蓝冰转变的一个重要启动点。因此,加入秀色的故事,显得不伦不类。虽然那也是一种奉献,但那是被扭曲了的,它使得前面那些美好的故事都变了味道。所以我说是感觉象一只
。请原谅我的比喻,但确实是这种感觉。再说矿泉水和餐巾纸。那是两大段长篇述说。不知你读小说时怎样,我在读小说时,不只读的是文字,而且是由文字转换成的画面。我们知道,电影里最难演的,就是大段的长篇道白,所以演员总要加一些动作,导演要穿插一些其它画面使其不至于枯燥无味。我想小说里也是一样,所以就加了两个动作。用你的话讲,就是想变得更生动。眼前的画面可以由西北转回加拿大,然后再转回西北。那么,用什么动作为好?要自然,最好还要有点意义。我选了矿泉水和餐巾纸)这两个自然,不起眼的动作,意在和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提醒读者,过去的白求恩与今天的梅和约翰是如何放弃优越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在极其艰苦的状况下从奉献中享受着精神上的乐趣的。进而强化你所要表达的的主题:在爱与奉献中享受着精神上的满足。(
/
/
)
(美国):红洋,这一点似乎不难。你写的是小说,并不受篇幅限制,因此完全可以把开头这一段稍微扩展一下,描写一些约翰家的摆设,以及约翰正在车库里(读者可以看到他们的车了)干着什么一般老百姓干的活,见到蓝冰和大卫后,檫了檫手连忙迎上来:约翰早已点燃壁炉里的木头,熊熊炉火,放出阵阵热浪,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气,在屋里弥漫。轻柔的圣诞音乐,传递着祥和,温馨和喜悦。注意,要自然,让读者自己去看到,感受到"他俩有钱,但并不开高级车,并不追求任何名牌时装,家里并不豪华气派。他俩是很朴实的医生,从不炫耀。"而不是从你那听到:"他俩有钱,但并不开高级车,并不追求任何名牌时装,家里并不豪华气派。他俩是很朴实的医生,从不炫耀。"你能做到!本意大概挺好,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但如果连你都看不出来,看来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
/
)
(美国):咱说过长篇小说结构要紧凑,人物性格要鲜明,而这两点是花儿不足地……现举一例,彼得是蓝冰地羊丈夫,是小说前半部分地重要人物,在小说第七章里成功地树造了彼得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年轻漂亮地白羊,他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去了中国,并能入乡随俗,早起晨读,屋外背读唐诗,继而爱上了中国姑娘蓝冰……,但是在以后地彼得生活里,也是小说以后地章节里,却看不到彼得地这一性格地发展变化,也看不到这一性格地矛盾和冲突,不了了知……
?(
/
/
)
(加拿大):红洋,。。(
/
/
)
(美国):红洋,终于,你也要离开了,真是雪上加霜。虽然我没有时间仔细拜读你花系列的每一篇,但我知道那里有一位至性至情的
耕耘着一片美丽的花坛,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来花间徘徊陶醉。你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奢望。于是,我把你的花十四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再读了一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受,说实话,我不是被你的美轮美奂的文字和情节处理所吸引,而是为你充盈文中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所感动,再美妙的文字都有进一步改进的机会,但对这一代人来说,你的人文关怀精神几乎已到了极致。你走了,不知花坛还会热多久,我无所谓,那是虚幻的。重要的是我知道,在天涯某处,有这样一位美好的女孩,那是现实的。很羡慕大力,在他“疯言痴语”(,大力,绝没恶意)背后,是一颗真正的会赏花爱花的心。红洋,愿你一路顺利。(
/
/
)
(美国):红洋
,这一周工作很忙没时间上网,今天上网看到你的花十四,而且是西北篇,感到很高兴,谢谢你的一片爱心。知道你为这个西北篇花了很多时间做调研,我很感动。作为一个生长在南方,从未去过西北的你,把这部西北篇写成这样真是不简单。谢谢你把西北农村的贫穷现状和把这些为改变西北贫穷面貌而做不懈努力的高尚的自愿者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你的小说是一种享受,你为我们展现了一群积极生活,为这世界无私奉献,为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的普通的人们。我常想,红洋也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为周围人带来欢乐的阳光女孩,对吗?既然是西北篇,我这个西北人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也觉得最后提到关于铁凝写的《秀色》部分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破坏了整体的美。其实越是贫穷的地方越保守,我不知铁凝的小说有多少可信度。再说在西北,即使找到了水源,打出了水,水源也是有限的,因为西北的年降雨量非常少,所以不可能将打出的井水注册成商标后出售。这后面部分可以完全去掉。
。你文中提到的”拉水背水”是对的。因为缺水,很多缺水村庄的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弄水。而西北多山区,所以用毛驴驮水或用人背水是非常常见的。&#
;&#
;&#
;&#
;.
h&#
;m长距离挑水走山路是不太可能的。
。你写道:“村子里得到了世界银行西部扶贫的贷款,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在山顶修了一个大的水窖用来积蓄雨水”。在西北修水窖储水是常见的,这样可以把雨水储藏起来,不仅用来浇树,更重要的是为人畜饮用。所以这种水窖往往不会修在山顶(西北多为大山),而会修在村子附近。
。红洋,你如果想表达出梅和约翰在加拿大有着富裕的生活,但是仍自愿到中国贫穷的地方去帮助病人。想描绘出这种贫富的巨大的反差。不如把洗澡的事写成在西北时,有一次梅悄悄对约翰说“平时在家天天洗热水澡不觉得什么,现在才体会到半个月不洗澡是多么难熬的事。如果现在能洗个热水澡将会是多大的享受啊”。这话被西北太太无意听到,然后再描写西北太太在缺水的情况下怎样想尽办法给梅一个惊喜。这样描写能增加一些起伏。红洋,知道你要远行。祝你有一个愉快的旅程。愿美好的旅途风光能打开你的思路,增加你的阅历,给你充足电。为我们带回一个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文思如潮的红洋
!(
/
/
)
(作者注:在网上读到《花落花开》又名:《花浓爱更浓》小说的读者,欢迎到国内原发网站《小说阅读网》批评指教,谢谢!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