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易航蓄意的安排下,白晶晶和老徐突然消失了,就好像没来到驿馆一样。
赵正阳用一根粗大绳索,把易航捆绑的结结实实,放在这个屋舍内。
接着是一个火把,往房屋内一丢,立刻熊熊燃烧起来!
现在,这些翰林儒生,以及驿馆内的一些护卫,站在驿馆院子中,就看到易航被大火焚烧。
特别是看到易航脸上皮肤,在高温下皱褶,变成蜡质形状时的场景,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当然,现在易航浑身上下,唯一能烧掉的也就只有脸上这张面具,一烧之下,油脂都被挤了出来,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胎儿味道。
赵正阳披着一件威严的官服,声音如炸雷响起,“荣士子,既然你们荣家叛逆,那也不能怪我心狠手辣!黄泉路下你好走,十八年后,你又是一条好汉。”
这荣士子发出一阵阵尖叫,显然是痛入骨髓,在火焰中被渐渐吞没了。
实际上,由于易航具备火神之体,这火焰根本不足以和地狱烈焰相比,对于他来说简直就和玩一样,他在房内走了一圈,喝了杯茶水,才通过窗户离开这里。
而在地上,早就安排了一具尸体,现在被大火焚烧,早就面目全非。
半刻时辰后,大火熄灭,这一众翰林院的官员进行验尸,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旁边有个儒生拿出丹青,在书帛上记到:“泰武一年,十一月八日,叛将荣氏之子——荣植被处焚刑。”
正所谓史笔丹青,这一行字只要送到翰林院进行备份,就等于在历史上直接抹杀了荣植的存在;即便以后再遇到荣植,也绝不会称呼他为荣士子,这就是史官的威严。
翰林儒生,品性耿直。
如果不采取这样的计策,恐怕就连赵正阳也不能说服他们;相反,眼见为实,让他们亲眼看到荣植被大火烧死,再加上赵正阳手里的这卷密诏,儒士们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纠结。
解决掉“荣植”,赵正阳心中这块大石头终于松了一点,他也不在渭城过夜,而是率部马不停蹄的赶往帝都,到第二日清晨初出的时候,赵正阳这一行已经抵达了中州翰林卫。
与之同时,易航这边三人却已经先到了中州。
中州还真是繁荣,帝宫建筑群正压国之中轴,是一国之象征,金碧辉煌,就像是用黄金灌注而成;众多官员的大宅子遍地开花,商贾巨富们奢华别院,更是多如牛毛;就连这里的妓院青楼,也是连街而建,整座街都是,不下百余家。
在这条叫“教司坊”的青楼街口,易航看到一个巨大的牌坊立在那里,居然是用来歌颂妓女们是为了帝都建设付出的巨大代价。挑梁是一根大红实木横梁,横贯街道东西两侧,高约五丈,悬挂两朵迎宾大红花,匾额上有文人题书,甚至有许多大文豪也留下遒劲豪迈的笔迹。
教司坊——是指官妓特定场所,除了官员以外,必须至少是士子身份才能进入;那些商人巨贾虽然有黄金万两,但也不能进入这条街,只能去别的地方买欢。
易航把这些场景尽收眼底,感慨颇多。
“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我一直以为庆州繁华,但和中州比起来,差距非常明显!恐怕这最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庆州临近蛮族,几十年就会被战火洗礼一次,所以城市风格相对比较实用,更多是为了士兵服务。”
感叹之余,易航又觉得中州,似乎冥冥中被一股巨大的气运所覆盖着。
说简单点,帝都就是帝都,因为皇脉之所在,生活在这里的屁民们,也都沾染了那么一点点福分,比远在南疆的庆州府的老百姓,从骨子里就多了一些福缘。
徐夫子早年游历天下,来过几次中州,所以最为淡定。
而白晶晶初见帝宫建筑,突然长长叹出一口气,像她这样从深宫走出的高手,往日的回忆又一幕幕出现,她睹物伤情,也在情理之中。
顺着一条开阔街道,易航这一行幽幽往前,道路两侧青青柳色,天空净碧。
让人有一种洗净铅尘,落尽繁华的感觉,心灵深处似乎无尘无垢。
大概走了半柱香的功夫,天色渐渐转亮。
易航来到贫民相对集中的街道,但只要站在这里,也能感觉到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天虽蒙亮,但已经有各色商贩串街走巷,有卖豆脑汁的,有卖炸油膏的,什么胭脂粉护手露儿的,应有尽有。
“喂,老板,给我们来三碗豆腐脑。”
易航叫停一个挑着豆汁担子的老汉,点了几碗豆汁。
这卖豆汁的老汉穿街走巷好几十年,常年风吹雨淋,皮肤发暗,但是精神头很好。他见易航这几人衣着华美,一看就像有身份的人。立刻从箱子里面取出几个马扎凳子,然后用大碗盛了几份豆汁,又撒了一些香葱盐巴,送到临时搭建的简易桌上。
“嗯,果然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