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s24fzj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淑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女人,大女儿大事小情的都帮衬着她,让她这个农村老太婆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大事。她没有别的本事,只是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性格,帮着大女儿做一些农活,哪怕是她来看护着外甥,让张淑芬去地里干活,也是减轻了好大的负担。
为什么说农村媳妇处理不好婆媳关系,主要还在于这是两家人的磨合问题,知道想的,看的开的还好说,心眼小的,想法多的就会老是惦记你老的给另外一家多做了些什么,没有给他这家做些什么,完全没有把她当做一家人。家庭矛盾就这样日积月累,成为家庭不和睦的导火索。自己的母亲就不一样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还要给自己大包小包的带好吃的来,相比之下,哪个娘亲就一目了然。当然女儿也肯定不会亏了自己的母亲,但凡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总是先想到自己的亲娘。
现实生活让王淑兰和张淑芬母女俩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着家庭的正常生活。
春天来了,又到了春耕的季节,王淑兰母女俩在地里忙碌着,忙到大早上才回来弄饭吃,王淑兰抱着胖嘟嘟的袁江川一句一句的和他对话,逗他笑。
突然,她看见孙女张晓丽从背后山坡上走下来。表姐只比袁野军大四岁,还没有成年,或许是少女的羞涩,在袁野军印象中,表姐是从来不爱走亲戚的,从来没有到袁家塆踏个脚印。今天她突然出现在袁家塆,还大清早的都来了,张淑芬家里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啊,袁野军在心里迷糊着。
正当袁野军迷糊之际,张晓丽已经来到屋门前,走到王淑兰面前“婆,你在逗细老表耍啊,细老表看起来是很乖,胖嘟嘟的。”
“是啊,我们才从地里回来,你大嬢在忙着弄饭,我都带一下外甥,他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千番,时刻离不开人看着。”王淑兰只管回复孙女的话,双眼却一直停留在弟弟身上。
弟弟在外婆的引导下,不停的笑着,逗得王淑兰也呵呵的笑着,一副怡然自得的天伦之乐在眼前呈现。
张晓丽站在一旁欲言又止,几次想说话却又不忍心打断这温馨时刻,许久,她才鼓起勇气,对王淑兰说“婆,公昨天晚上死了,我爸让我来给你放信,让你赶紧回去。”
说罢泪水已夺眶而出。
王淑兰一听,傻傻的楞在那里,张晓丽赶紧接过小表弟,生怕袁江川从手里滑落摔倒,旋即,王淑兰汪汪的哭起来“张保龄,你啷个就走了嘛,我才出来几天,你都舍得丢下我,你啷个恁个狠心哦……。”
少时夫妻老来伴,虽然张保龄没有能够为王淑兰撑起一个家,但也给了她生活的快乐,好歹把儿女拉扯长大,也算是有个家的样子,本该享福的年纪,结果却过早的离去,怎能不让人悲痛呢,这个不完整的家又该何去何从呢。王淑兰的心里也没有答案。
张淑芬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准备早餐,听见母亲在哭泣,赶忙走过来,看见侄女在安慰王淑兰,这才知道父亲张保龄去世了,她的眼泪也如洪水爆发般奔涌而出。母女俩抱头痛哭起来,张晓丽和袁野军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心情十分沉重。弟弟看见两个大人在哭泣,他也吓得哇哇大哭,在表姐怀里手舞足蹈,内心十分恐惧的样子。
孩子的哭声让王淑兰从悲痛中惊醒,她对张淑芬说“你先把娃儿看到,我现在就赶回去,屋里啥子都没有,连个棺材都没有,估计人还是停在门板上的,也不知道啷个办,我回去处理到,你把屋头收拾好了再过来嘛。”
“是的,我走的时候,我爸将公抬出来放在堂屋的板凳上,叫我来通知你回去。”张晓丽哽咽的回答着王淑兰的话。
“妈,你先回去嘛,爸也是命苦,辛苦一辈子,子女都还没有完全安家,就这样丢下我们走了,走的时候连一副棺材都没有,命苦哦!”
“我把屋子收拾一下就过来,马家坝不是有卖木材的嘛,妈,我先给你
块钱,你路过的时候,叫人从马家坝扛几块木材回去,赶紧叫木匠给爸赶一副棺材,还有那些香纸和猪肉这些,你安排人到街上去买,钱不够的我一哈儿来的时候再带点。”
关键时刻又是张淑芬帮自己度过难关,王淑兰顺从的点点头,领着孙女,哭哭滴滴的走回田家湾。
送走了母亲,张淑芬对袁野军说“军,你家公死了,我一会儿就赶到田家湾,你先去上学,等下午放学了,你直接从学校赶过来,送家公最后一程。”
这是袁野军第一次经历亲人逝世,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乖乖的听从母亲的安排,下午放学后,心急火燎的奔向田家湾。
当袁野军再次沿着熟悉的小路,靠近熟悉的村庄,看见熟悉的房屋,他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只是机械的往前走着。当他踏进堂屋那一刻,看见外公直挺挺的躺在两张板凳上,就像睡着了一样,只是脸部被草纸盖住。屋子里所有人都忙碌着,木匠早已在赶制棺材,和尚们咿咿呀呀的念经做道场,张政权在和尚们的带领下,忙东忙西的跑着,厨房里忙着做丧宴,还有师傅在做灵房子。
整个屋子弥漫着一种悲伤凝重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