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s24fzj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正荣从母亲哪里没有争过来地基,只得另想办法修建新房,修建新房可是一件庞大工程,是每家每户必须倾尽全力才能完成的重大事项。好在田土包产到户,在自家责任田里修建新房,没有人来干涉你,张正荣打算占用农田来修建新房,他请来地理先生在田家湾四处察看,准备选择一块发家发人的风水宝地修建新房。
房屋风水大有讲究,首先要看大的方位,是不是在路边,交通是否便利,如果在路边的话,这条路一定要从屋门前经过,而不能从屋背后经过;其次,房屋朝向很重要,既不能正东也不能正西,更不能不被太阳照射,临江县气候比较湿润,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多,阴气太重,容易导致家人生病;还有房屋背后必须要有靠山,要不然你这个房屋就坐不稳,如果这个靠山像圈椅一样围着,那肯定是上好的发家之处;最好门前还有一条小河沟流过,房屋大门看出去刚好把小河截断,要么就是一排排梯田,这样才能截住财源,发家致富。
地理先生围着田家塆东走走,西看看,挑挑选选,总算是找到一块理想之地。这块地位于村口,但是这块地不是张正荣的责任田,必须要和主人商量,按照对等交换原则互换,比如你占用了人家的上等地,你也必须退给人家上等地,否则没有人愿意和你打商量的。好在农村人一听说要修房建屋,都理解,都能够相互支持,张正荣通过土地置换获得该块地的使用权。
选好地方,张正荣又请来匠人师傅,选定良辰吉日动工修建房屋。田家湾土地肥沃,全部是泥土,很难看见像袁家塆那样的石头山,偶尔有一两处裸露的石头,也是风化的差不多的泡沙石,质地比较松软,不过修建土墙房屋还是绰绰有余。他又请石匠去石场里打些条石抬回来打地基。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进行了大半年,张正荣修建新房的事总算有了眉目,他又再挑个日子邀请匠人来砌土墙。这是一项技术活,也需要很多人支持和配合,匠人师傅带着墙板等工具,顺着地基砌墙,将泥土倒进墙夹里,不停的用大木槌夯筑泥土,夯结实后再移动墙夹一点一点的砌起走。
砌墙用的泥土很有讲究,不能含沙太多,含沙量太多粘性不强,砌的墙容易垮,又不能太稀,还要干泥土。砌墙涉及许多工作,包括筑墙,挖土,运土,打杂,做饭,弄菜等,必须请人来帮忙。田家湾的村民有着一种朴素的思想,他们知道这种大事肯定需要周围乡亲们帮忙,自己如果平时不去帮忙,不先付出,到时候有什么大事也不好请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这种思想下,但凡主人家带个口信,他都会如约而至,但是主人家也得去请他,至少要给人家口头说一下,或者让人带个信,喊他来帮忙。这是对人基本的尊重。
王贵华很懂这些道理,她多次给张正荣说让他去给队上的所有人放信,让他们都过来帮忙。张正荣却不以为然,心里高傲的很“这个还用打招呼啊,各人看见了各人来就是,他不来帮忙,他以后有啥子大事情我也装着没看见。”
王贵华却不听张正荣的话,女人天生心细,她怕场面冷清,没有几个人来帮忙,房屋迟迟修不好,给邻居们留下笑话,她顾不得所谓的矜持,挨家挨户去给放信,让他们都来帮忙。
在她看来,自己作为主人家,至少还是要给人家说一声,邀请他来帮忙,如果他实在走不开来不了,自己又不会丢个耳朵少个腿,打个招呼又不是啥子丢人的事。你不打个招呼,人家还以为你是看不起他,做这些事都不请他,邻里关系都生疏了。她知道张正荣好面子,怕被人拒绝,那就她去打招呼好了,反正我作为主人家,礼节先做到位,你来不来是另外一回事,她作为一个女人家,别人也不好直接拒绝,即便拒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想到这里,王贵华跑的更欢了。
两口子过日子并不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算是般配,重要的是两个人要互补。张正荣爱面子,不愿意求人,王贵华就丢下面子四处跑动,为张正荣挣回面子,修建新房就热热闹闹的开工了。修建新房这些大事件张正荣没有经历过,王贵华也是第一次做大事情,两口子忙的晕头转向,一天下来看看筑墙进度,连第一圈都没有筑完。
王贵华不禁对张正荣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没有修过房子,根本不知道里面的路数,队上那个张二哥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队上但凡有个大事小情这些,都要请他去主持,他对建房这些肯定有经验,我们请他来主持这项工作,毕竟我们没有经验,也不知道怎么办,说不定把匠人得罪了还不知道。还有我准备的这些菜,照这样下去多半不够,到时候办席不像话要被人说三道四的,传出去不好,说你张正荣苟的很,我可不愿意丢这个脸。”
张正荣听了王贵华的话沉默不语。张二哥其实比张正荣大近二十岁,论年龄在队上也算是德高望重之辈,但是他辈份矮,和张正荣是平辈。他为人谦虚低调,嘴巴也甜,不论年龄大小,他一律按照辈份称呼,哪怕是三岁小孩,该称大爷的依然大爷大爷叫个不停。大家因为他的这一低调行为反倒还尊重他,都是以礼相待。他还是队上有名的文化人,高小毕业,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但凡队上有个红白喜事都请他去当主持人,写个执事名单张贴在墙上,那字体俊逸潇洒,笔迹工整,粘贴在哪里都熠熠生辉,引来无数人赞叹。
这种人见多识广,自然知道建新房该如何组织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第二天清早,王贵华又火急火燎的请来张二哥。
张二哥一到现场瞄了一眼,直摇头说“你这哪里是修房子哦,完全像细娃儿过家家,照你这样安排,这房子一个月你都修不好。”
张二哥的话让张正荣心头一惊,赶忙递上香烟,面带愧色的说“都是啊,把我也整的焦头烂额的,只有请你哥子出面主持大局,本来我也不想麻烦你,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请你哥子出山,你给我指点指点。”
张二哥悠悠的吸了一口烟说“其实你现在的情况问题也不大,只需再请一组师傅来筑墙,两个墙夹子开工肯定快的多。你想哦,一个墙夹子施工,众人将泥土运送到位后,差不多都耍起,要等他筑好了来,你这相当于别人进度的一半,恁个整,你建新房的时间肯定比别人多一倍,别人十天能建好新房,你要二十天才能完成,时间一多,你主人家的饭菜准备肯定要多一倍。”
张二哥的一席话让张正荣佩服的五体投地,竖起两只耳朵认真的听着,张二哥并没有观察他的变化,继续说着修建新房的经验“两组墙夹子施工,挖土的和运土的基本上可以一直忙,这边装满装那边,两组匠人筑墙,肯定要快的多,而且这样以来你请的人也不会多几个,在农村吃饭,多个人多双筷子多个碗而已,关键是你的进度加快了,这样能给你节省很多时间,让你少操心很多。”
张正荣听着张二哥的指点,面露喜色,赶紧给张二哥衣兜里塞上一包香烟,激动的说“张二哥,你真是我的救星啊,要不是你这么一指点,我还真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就按照你说的办,我马上去请一组筑墙师傅来,这个现场就麻烦你帮我看着一下。有什么你只管给我和王贵华说,我们按照你说的去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