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故国往事 (第2/2页)
疏桐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李从俭去后不久,墨隐派的十万精兵便已开赴洛阳。
见此威武阵仗,梁洞国也要心里发虚的考虑后路之选了。
双方于是爆发了激烈战斗,战至最恶时,一日便要折损几万人。
如此打法,梁洞国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但关键时刻,梁洞国却发现了对方的一处致命要害:墨隐派带来的部队虽然各个精锐,却独独缺少各级将才。
梁洞国的眼光果然独到。
墨隐派当初接受的任务本就只有练兵,然后再将这批精锐交给朝廷各部指挥调度,因而并未在将官方面着力。
但眼下的局面却是:朝廷的各路将军死的死,反的反,末帝麾下根本就没有可用的将才人选了。
看透此中破绽的梁洞国于是布下埋伏。
他先是引对方主力至城郊平地决战,然后派出重甲兵吸引火力,待得墨隐派精锐齐出之时,梁洞国再令左右两支伏兵收拢合围。
墨隐派的精兵虽顽强反抗,但孤立无援之下亦不能久支。
经过两天两夜的厮杀之后,墨隐派的精兵消耗殆尽,堇朝最后的本钱就此彻底用光。
末帝自知大势已去,便于乱中托人将年幼的新安公主送出洛阳城,如此才算保全了李蓦然的性命。
而其余宗室贵胄及各路公卿,皆在洛阳城破之时被梁洞国所部诛杀殆尽。
至于堇朝末帝本人,则被梁洞国囚禁起来,直至六年后忧愤而死。
此役过罢,墨隐派亦元气大伤,虽经七八年休整而不能恢复。
如今又听闻南明离火合二为一消失无踪,真巨子却也怕堇朝气数真要尽去。
但墨隐派既负恢复堇朝使命,作为首领的真巨子自不可灰心,便就是千难万难他也要践行自己的职责。
“少主,自你出山后的这两年里,我又练出了三千精锐,再加上原有人马,咱们至少有七千精兵。”
言及此处,&#
;&#
;.
m真巨子亦要精神抖擞起来。
李蓦然听罢当然开心,毕竟复国大业最需要的就是兵力。
但李蓦然也知道,在当今七王争雄之际,仅靠六、七千兵马是根本站不稳脚跟的。
且不说各拥十万兵马的梁洞国和李从俭,便就是最弱的燕、云两州,帐下也各囤了数万兵力。
李蓦然要想与这七王逐鹿,还须得大量招兵买马才行。
可是各州藩镇皆严防有人拥兵聚众,再加上连年战火使得各处人丁凋零,李蓦然就算有钱也无处可使。
这个问题却难不倒真巨子。
他以自身墨隐派为例,证明了武林门派及江湖仁人志士将是李蓦然复国的兵源所在。
真巨子此说的确不假,各藩镇虽然十分防备聚众之举,但武林江湖古已有之,他们也无法禁绝;况且这些藩镇还有许多事情需要那些门派代劳,如此他们也甘愿听之任之。
李蓦然在见识了拜火教、红莲教这类教众数十万的武林门派后,亦是有此打算。
但武林门派又涉江湖纠葛,无论行事逻辑还是处世风格皆不同于他早前的贸易经历。
要往此处发力,绝非简单之事。
真巨子的老道经验恰好能给李蓦然带去解决思路。
在他看来,江湖之争既是名利之争,更是乱世当中的道义之争。
李蓦然主导的恢复堇朝事业,既能给他们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可彻底清除七王间不休不止的攻伐混战,还天下太平。
只要让武林人士都明白了这两点,他们必定纷纷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