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不我待。陈建国现在
岁,还在复读,谈权力和名望为时尚早,所以陈建国打算先从财富着手。得益于前世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陈建国很容易就能发现商机。这次来洛县,陈建国也是为赚钱而来。
算起来,洛县也是陈建国的外祖家。陈建国的母亲和小舅舅其实原本不姓张,而是姓钱,“张”是他们后来改的姓。在几十年前的那场饥荒中,钱家生计难捱,只好把家中排行老二的张萍和最小的张东贵交给逃荒的饥民,以求多条活路。张萍和张东贵流落到陆海县,被一户张姓的好心农户收养。张家夫妇已经年过中年,仍无子嗣,有了张萍姐弟正好可以养老送终,张萍和张东贵也因此改了“张”姓。张萍长大之后嫁到陈家,几年后张东贵也成了家,然后张父张母相继离世。张东贵家为了生计后来举家迁往鄂北省丹水县,前几个月陈建国还去那里贩过扎鞭杆。
这些隐秘陈建国都知道,因为钱家后来寻亲寻到了陆海县,陈建国还见过自己的亲外祖父、外祖母。张萍上面还有一个亲哥哥叫钱东富,&#
;.&#
;
&#
;
.&#
;也就是陈建国的大舅舅,陈建国也见过。张萍和张东贵离家的时候都已经记事了,由于恼恨亲生父母抛弃他们,再加上各自已有家庭,所以不愿意认亲,不过两边一直有联系。前几年钱父去世,张萍和张东贵也各自托人捎去哀思。
洛县钱家是大族,张萍姐弟所在的钱家只是其中一个偏远分支。钱家原本就底蕴深厚,经受住饥荒和动荡考验之后,钱家再次焕发生机,开始欣欣向荣。据陈建国所知,钱家子弟在仕途和商界都有作为,就连钱东富都在洛县县政府担着官职。
跟钱家相比,陈家就显得落魄的多。钱东富之前托人给陈家捎来不少钱物,都被陈明元拒绝了。陈明元很在乎脸面,不肯接受钱家的施舍。陈明元同时也要求陈建国兄妹们不要跟钱家来往,前世陈家和钱家就是因此慢慢断绝联系。
陈建国前世穷困潦倒的时候,两家已经没了来往。陈建国性子高傲,也没想过去钱家求助。这次陈建国来洛县得到了母亲张萍的支持,母子两人一致商定要先瞒着陈明元。陈建国估计要是父亲知道他有来洛县的打算,肯定会暴跳如雷。至于回去之后怎么跟父亲陈明元解释,陈建国也在头疼。
对于钱东富这个舅舅,陈建国其实印象很好。两家仅有的几次见面,钱东富都是笑眯眯的,待陈家几个小孩也是真心喜爱。陈建国这次来洛县造访,就是为了借助钱东富的力量来实行自己的计划。至于能不能得到整个钱家的帮助,陈建国还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