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期天全校放假,学校食堂不开门,陈建国来校门口吃早餐。还有几个小吃摊在营业,不过也没什么生意,几个摊主都凑在一起闲聊。陈建国见状,拍了拍脑袋,暗骂自己真是傻瓜。亏得自己这两天还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房子,眼前的小商贩不都是现成的消息来源吗?这些摆摊的大叔大妈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民,而且经常跟人打交道,知道的消息肯定很多,去问问他们不就知道哪里有房子出租了。
果然,问到第三个商贩的时候,那位大妈说她邻居正好有一套房子要出租,位置就在附近。陈建国喜出望外,干脆在她的摊上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这下大妈更热情了,当场就决定收摊领陈建国去看房子。
房子是一个二层楼的小院落,就在老城墙边上,跟县高也只隔了几排房子,非常近。这地方陈建国之前来过,当时就觉得很喜欢,可是没找到主人家,没想到原来也在往外租。
摆摊的大妈就住在隔壁,她说这套房子已经闲了很久,原来是一对母女在住。女儿前几年出嫁了,母亲身体不好,女儿就把母亲接到婆家照料。因为房子闲着,就想着租出去赚点租金。本来可以把房子拆开租给县高的学生,但是主人家不愿意,说要租就一整套,很多学生都因为囊中羞涩而却步。
大妈手中就有钥匙,陈建国进去转了两圈。厨房和厕所都在院子里,小楼的一楼有一个客厅和两个厢房,其中一个厢房门紧锁着,估计是主人家的卧室。二楼有两个房间,大的那个估计原来就是卧室,衣柜和床都很齐全。另外一个房间比较小,还堆着杂物,收拾一下也能住人。最令陈建国满意的是二楼还有一个小阳台,非常适合放把躺椅。
陈建国当场决定租下,具体租金还要跟主人家谈过才知道,但是陈建国直接给了大妈
元钱当佣金。大妈没想到平白无故就能挣到小半个月的收人,拍着胸脯说一定会给陈建国讲个好价钱。
约定明天中午来问消息,陈建国就回学校了。中午的时候陈建军骑着自行车来接陈建国,陈父要他过去吃饭。陈建军昨天就想拉陈建国一起去教育局宿舍住,陈建国不想去。下午也没事,陈建国觉得也应该去看看父亲。
教育局宿舍在棉纺厂后面,离县高有段距离,陈建军非要自己骑。一路上,陈建军嘴都没闲着,不用陈建国开口问就把自己最近做过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陈建国耳朵里在听,想的却是前世的事情。
自己这个弟弟性格最毛躁,属于闲不住的那种人。前世陈建国辍学的时候,陈建军没上高中,而是自己去参加了县棉纺厂的招工。县棉纺厂当时效益还不错,还给陈建军解决了户口,所以陈建军一下子从农村跳到了城市,成为陈家第一个农转非的人。
有铁饭碗,还是城市户口,陈建军很快就和同厂的一个女工组成了家庭。但是好景不长,在九十年代末开始的那场浩浩荡荡的国企改革中,县棉纺厂最先倒闭,两口子双双下岗,生活变得拮据起来。直到陈建国因车祸离世前,陈建军一家的生活都没有多少起色。
重生之后,陈建国一直想的是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
.但是陈建国发现,在他的影响下,周围其他人的命运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比如追随自己读高中的陈建军,比如去上大学的王志斌,又比如那些因为跟着自己一起卖啤酒而生活得以改善的同学们……
陈建国忽然有一丝明悟,自己以前的想法是不是太狭隘了,只想着为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着为其他人,为家乡做点什么呢?
在教育局宿舍门口下车,陈建国跟着陈建军往里走。一路上不少人跟陈建军打招呼,看样子陈建军已经在这个院里混了个脸熟。换做以前的陈建国肯定是虚应就过去了,但是心态发生变化之后,陈建国主动了许多,脸上始终带着笑,逢人就很有礼貌地上前打招呼。兄弟两个一路走来收到很多称赞,都夸陈家的小子们懂事。
说是吃午饭,其实就是陈父从外面食堂端了几盘菜,又在家里下了面条。吃饭的时候,陈建国旁敲侧击地问了父亲一些工作的事,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纰漏。想想也是,父亲就是个工作狂,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争权夺利的事情既不会也未必有去想过。自己能看到这一点,其他人也能看到。想来只要没有挡住别人的路,就不会有什么人故意跟父亲为难。陈建国就盼着父亲能熬完这几年,顺顺利利退休就好。
陈父分到的房子是一室一厅的,陈建国晚上就跟陈建军挤在客厅里睡。串了一个下午的门,陈建国打听到了很多消息,对教育局上下也多了不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