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北渡春闱案(10) (第1/2页)
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章北渡春闱案(十)
杭州政院,吏部大院内,灯火通明。
公房之中,吏部左侍郎王永吉正在审阅着文选司呈报来的召任名单。
桌上,还有一沓考功司送来的察官结果需要批示。
王永吉哈欠连连,公文繁多,案牍劳形,实在是太消磨人了。
再坚持一阵,天亮后,右侍郎章正宸就来接班,他就可以休沐了。
审阅完召任名单,王永吉实在是坐不住了,看着剩下的公文,决定留给章正宸来处理。
他起身对着堂内的佐吏吩咐了几声后,便转入了偏房,准备小憩片刻。
见王永吉离开公案,一名吏员从座位上起身,袖中揣着一封奏疏,旁若无人的来到了王永吉案前。
他左右看了看,将那封奏疏放进了王永吉已经批阅完的公文堆中,然后返回座位,继续做自己誊抄公文的活计。
堂中忙碌的佐吏们以为是呈送公文,便无人在意。
......
潞王府,同样还未入眠的朱常淓在书房中接到了李宝呈来的黑冰台密奏。
借着烛火看罢,朱常淓沉默片刻。
礼部主事吴伟业无锡遇袭重伤,曾经的复社名士陈贞慧遇袭。
万元吉与严起恒也遭到了袭击,还有高桥镇的一系列变故。
现在看来,肃谍已经成了苏松四府的首要之务。
但让朱常淓沉默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冯厚敦与陈明遇被吏部以岁末察官为由给罢职。
这两人,可都是他钦点的知县。
两人虽然没有在限期内完成定下的庶务,但是也不至于到革职的地步。
革去陈明遇知县的理由更是翻旧账,这属实有些过分。
冯厚敦就被革职就更奇怪了,考功司只是给了罚俸的处置,文选司随后便直接革职,连具体原因都没有。
吏部这是想做什么?
朱常淓不禁心中疑惑起来,姜曰广是个聪明人,知道分寸,这一定不是他授意。
而吏部右侍郎章正宸又在休沐,这段时间主持吏部事务的乃是左侍郎王永吉。
而他主持事务的时间里,无锡人事变动甚是奇怪。
又加上无锡诸多变故,难免不让人有所联想。
朱常淓仿佛看到了一张正在编织之中的网,若隐若现。
“李宝,持本王令牌,调京营杜登春领兵三千,速往无锡支援郑遵谦!”
“还有,苏松四府的蛇虫鼠蚁,要尽快肃清。”
“鞑子贼心不死,欲毁我民心,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江南十府的明争暗斗远远没有结束,清廷的谍子竟然在无锡界内如此的嚣张,令人瞠目。
李宝领命,转身离去,亲自前去布置,黑冰台,该出手了!
没有潞王亲许,黑冰台是不允许擅自行动的,只能负责监察以及搜集情报。
这一点上,朱常淓限制的十分苛刻,为的就是防止黑冰台步了锦衣卫的后尘。
十七日丑时,京营参将杜登春受王命,整军三千,自运河走水路,直奔无锡。
而黑冰台的信鸽,也带着急令飞往了北方。
......
辰时,常州府,府城,武进县。
朝日红火,空气冰凉。
风吹过,道边树枝上的积雪簌簌而下。
府城周边的集镇道路上,已经是人来人往。
有担着柴来府城售卖尔等农夫,也有提着野稚前来倒卖的猎户。
但更多的,却是巡视的兵卒。
人们都有些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巡逻的兵卒比往日里多出了三五倍。
但这里是大将军王翦的驻地,百姓们并不担心敌人打来。
再加上他们本就是被安置在常州城的无家可归之人,早已经不畏惧战争。
一名男子后背隆起,牵着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从集镇中向着南城门走去。
忽然,一队巡逻的兵卒注意到了男子那十分惹眼的驼背,于是将其喝住。
男子不慌不忙,拱手赔笑。
带队的军官询问了一番,又检查了一番男子的身上,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物,于是便放行了。
男子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牵着马急速进城,站在行人稀少的路口,男子从蓬松杂乱的头发中,摸出了一块玉佩,脑中回想了一下路线后,便捏着玉佩前行。
兜兜转转,男子来到了一处店铺前,驻足打量了起来。
男子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又抬头看了看店铺的招牌,脸上稍有迟疑之色。
王氏包子铺,正在忙碌的掌柜见门外站了一个看上去潦倒的驼背之人,以为是囊中羞涩,于是便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来到门口,语气和善的问道:“客官进来看看,小店新开,可以免费尝两个。”
阮大铖一愣,他是头脑活络之人,瞬间就明白了这掌柜的好心,于是自嘲一笑,将马拴在了门前的拴马桩上,迈步入了店内。
掌柜正准备取两个包子,却是被阮大铖手中的玉佩所吸引。
他目光一凛,转瞬平和,微笑着上前,试探问道:“不知阁下这块玉佩,是从何而来?”
“自高桥而来。”
“原来如此,在下明白了,阁下有事敬请吩咐便是。”
“先帮我安排个落脚的地方,要隐秘些。”
“明白,小店后院有客房,阁下可以在此暂住。”
“可。”
阮大铖自然是没有意见,便在掌柜的引路下,前往后院安顿。
高桥镇的那批士子这会儿想必已经被送到了扬州,接下来,就要准备武进县的事宜了。
不过这段时间风声紧,他得先潜伏一段时间才能再开始活动。
铺子的小二送来了吃食,掌柜的又奉上了白银三百两,阮大铖心中大喜,暗道这王水云还真是够意思!
回头等他向吏部侍郎陈名夏修书一封,为王水云表功。
这个人,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的人,王水云本就是晋商分支,又是从北地南下,家中又有资财,正好为他们在江南的活动提供支持。
阮大铖一边在房中吃着食物,一边脑海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
江阴县,蔡泾镇。
武进、江阴、无锡四县的县兵此时皆已汇聚于此,只有路途很远的宜兴县的县兵还在路上。
三县的九百县兵临时扎在了蔡泾镇东郊,正在原地休整。
长途急行军,县兵们又饿又困,有的人已经坐着睡了过去。
武进县的县兵却是十分不同,个个精神矍铄,队列严整,即便是坐在地上休整,也是坐如钟,十分端正。
左右两名县都尉更是以身作则,坐在了队首,等候军令。
江阴的县兵也精神很好,身上有着一股战意在四散,看上去有些兴奋。
只有无锡县的县兵横七竖八,睡得睡,喘的喘,毫无军容可言。
左都尉王喜坐在地上,心中正在疑惑此番集结蔡泾是有何事。
右都尉裘三更是直接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各县县兵表现不一,殊不知他们的状态尽收大将军王翦的眼底。
镇子东郊远处的一片树林中,王翦正带着一众将官观察着这帮县兵。
他的身后,参将胡一青正身负双戟,静候待命。
王翦的神情有些冷峻,无锡县兵这般模样,实在是差劲。
帐下督陈子升上前,对王翦小声道:“大将军,查清楚了,无锡县左都尉王喜与无锡知县王朝生是同族。”
“右都尉裘三,也是王朝生的远房亲戚。”
“这两人都是早于王朝生就任都尉之职。”
“而王朝生最近又突然新任无锡知县......应当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王翦目光更冷,先是掌控了县兵,又安插心腹就任知县,背后的这只手,能量不小。
而这只手,大概就是在吏部了。
“那个什么文选司的庄兰生查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