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木对 (第2/2页)
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路遇阻碍,可假传军令,就说是奉英亲王之命,驰援湖广,绕击川南。”
“若敌无疑,便可畅通无阻,若敌有惑,可先手杀之。”
“届时大军直奔湖南,若湖南明军形势不佳,则可引兵东进,往江浙之地投奔。”
“到时将军大义反正,千里归明,必将感召天下,传为佳话。”
“千载之后,熠熠青史之上,必将有你王辅臣之名。”
蒙毅言辞灼灼,说的信誓旦旦,王辅臣却是不住的喝着酒水,心跳在急剧加快。
面色在肉眼可见的变红,眼神也变得深邃起来。
王辅臣被蒙毅的“大义反正,千里归明”八个字说的有些热血翻涌。
他是个粗人,不看重什么青史留名,他只在乎无愧天地,无愧于心。
现在他被迫屈居在清军旗下,心中一直有愧,日日煎熬,胸中块垒难消,志气不畅,总觉得自己枉为大丈夫。
“先生此言,真有成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蒙毅呵呵一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辅臣沉思起来,心中似乎在盘算着什么,时不时看蒙毅两眼。
蒙毅倒也不急,自顾自吃着鹿肉,津津有味。
良久,王辅臣终于缓缓开口道:“先生可愿助我?”
“既来说之,自然助之。”蒙毅答道。
“可先生图什么呢?”王辅臣忽然精明问道。
“图人。”
“人?”
“是的,将军日后自会明白。”
王辅臣见蒙毅不愿说明,便不再多问,但愈发对蒙毅好奇起来,总觉得此人神神秘秘,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既然如此,那先生便暂留在我军中,待时机一到,咱们便开始行动。”
“自无不可,以将军之勇,在下之谋,前程唾手可得。”
蒙毅自信十足,王辅臣点点头,面色万分郑重地向着蒙毅敬酒。
两人对饮一杯,算是谈拢说定,王辅臣也暂时按下了心中疑惑,不去多想。
酒足饭饱,王辅臣与蒙毅相谈甚欢。
令他惊喜的是,蒙毅不但饱读诗书,竟然也弓马娴熟。
在大明,很少有读书人文武双全,&#
;王辅臣所见,都是些弱不禁风,道貌岸然的儒生。
一时心血来潮,王辅臣提议比试一番。
蒙毅欣然答应,两人约定射猎,限定时间内,谁猎的野味多,谁就获胜。
此时,王辅臣心中郁结消散,浑身畅快,摩拳擦掌准备与蒙毅一较高下。
可很是不巧,这时又有快马赶来,打断了这场比试。
快马送来了消息,原本驻扎在山阳的都统卓罗奉内大臣何洛会之命,率军三万,自山阳出发,渡过了甲河,正朝着镇安县而来。
王辅臣一愣,看向了身旁的蒙毅,心中有些震惊,这刚说完汉中不易攻取,这何洛会就调卓罗入汉中增援。
这蒙毅当真是料事如神,果然是高人。
可这消息更让王辅臣心中难受,何洛会宁可调山阳的卓罗,都不愿意调离得更近的他,可见防备之深。
他甚至连当炮灰的机会都没有,何其屈辱。
传来的塘报之中,还说了驻扎在蓝田的参领任珍部三万人也在向镇安县进发,准备与卓罗合兵出征。
王辅臣看罢,就顺手将塘报递给了蒙毅。
蒙毅稍微一愣,便大方接过,展开看罢,说道:“尽在我意料之中,看来汉中战况不妙,这内大臣也有些难以把握了。”
王辅臣目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似有恨意,又有激动,包藏喜悦,掺杂愧疚。
他偏头附耳,小声问蒙毅道:“先生说的时机,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