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这个时候,那号称贤明的潞王殿下在做什么呢 (第2/2页)
秋风渭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阎应元看了一眼江面,这岂止是上万,估计得有十万。
江面上的水师舰船一眼看去,不见首尾,纵横不知多少里。
援军突至,令清军猝不及防,岸上有步卒进攻,江上有舰炮支援,这一波打的清军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
张名振见大队人马已经登陆,向身边诸将传令,按计划行事,务必一鼓作气,彻底化解江阴之围。
随后,他便瞧见了挤在水寨栈桥上的阎应元等人,于是便匆匆前去会面。
“在下钱塘水师副总兵,张名振,敢问将军姓名?”
“在下江阴典史阎应元,参见总兵大人!”
“嘿呀!原来是阎公,久闻大名!”
阎应元不禁疑惑,自己何时出名了?
张名振却是嘿嘿一笑,说道:“阎公有所不知,这整个苏松已经传遍了江阴之事,阎典史的威名更是广为传播啊。”
“就连鞑子也说江阴出了个活关公。”
“今日一见,阎公果然是雄姿英发!”
张名振说罢,就请阎应元往别处暂歇,这水寨已经焚毁大半,颇是危险。
来援明军还在持续登陆,源源不断。
阎应元疑惑道:“张总兵,朝廷何时有了如此雄壮的水师?”
“典史有所不知,当今潞王监国,十分重视水师,今日所至,不过是钱塘水师罢了。尚有朝廷水师主力,靖海水师未动。”
“不然,咱大明的水师可塞江断流!”
阎应元震惊不已,现在长江之上,竟然还不是水师主力???
跟着他的众明军也是闻言震撼万分。
“此番,朝廷发两路大军北伐来援,飞书命我钱塘水师西入长江,封锁江面,会剿清军主力!”
张名振话语振奋,此前他和施琅就一直在谋划救援江阴,可是那时候清兵四十万,他们也就七八万人马,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而且还要首先确保崇明基地的安全,当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在数日前,一支靖海水师的偏师抵达崇明,带来了潞王的手谕。
施琅得知潞王竟然暗藏十万雄兵,惊得目瞪口呆,再一看,好家伙,监国亲征!
消息在崇明瞬间引爆,钱塘水师上下求战声一片。
恰好,张国维的军令也适时到达崇明。
于是,施琅连日厉兵秣马,按约定日期,率军入长江,会剿清军,驰援江阴!
阎应元听得一愣一愣的,两路大军会剿清军?
我没听错吧?
朝廷哪里来的两路大军?
清军主力不是攻杭去了吗,朝廷还有余力发兵北上?
这是怎么回事?
一连串的疑问在心中绽开。
“此前熊抚台说朝廷兵微将寡,自保尚且不足,如今又何来两路大军?”
“阎公,不止两路大军,潞王监国还御驾亲征了!”
“啊???”
“这东路十三万大军由浙直总督张大人统帅,如今兵锋已经抵近苏松了。”
“十三万???”
阎应元蒙了,身边的众将士也错愕不已。
在他们的意识中,五六万便可称作是大军,谁想得到竟然有十三万。
更令人惊诧的是,这还只是东路军。
阎应元愣了好半天,这才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的问道:“那......西路军呢?”
“西路军,乃潞王御营,劲旅十万,号为秦军!正在向宜兴开进!”
阎应元硬生生停下了脚步,不可置信的看着张名振,喃喃道:“十......十万?真的吗?”
“那还能有假?秦军横空出世,听说就连阁老们都吓了一跳,潞王监国这保密手段,真的绝!”张名振赞叹道:“这下,必然令清军猝不及防!”
阎应元闻言,心中震撼不已,如此算来,潞王麾下竟有二十万大军!
“家主,原来潞王没有忘了咱们,而是在筹备大军啊。”王进忠恍然大悟道。
“留守杭州和浙东的还有五万京营,咱钱塘水师如今也有雄兵八万,靖海水师咋就不知道了,但毕竟隶属于海防总督,怎么说也得有十数万吧。”张名振想想有朝一日两大水师联合作战的宏大场面,心中就不禁激动不已。
此时,王公略和徐观海两部也安全撤了出来,舰炮强大的火力将整个大营瞬间覆盖,围攻王公略的清军所部被打的灰飞烟灭。
那为首参将跑得快,才得以幸存。
阎应元带出来的各部被钱塘水师全部解救出来。
阎应元此时还沉浸在巨大的信息冲击下,&#
;.&#
;&#
;
.&#
;迟迟静不下心来。
“阎公你且休息,在下要按照军令率部向杨舍进击了!”
“杨舍?”
“正是,张总督的前锋已经进逼常熟,届时两部要合力会攻杨舍清军,争取一举将其歼灭。”
阎应元瞬间激动起来,他看着张名振说道:“待本部休整一番,愿为先锋出战!”
张名振却是笑着摆摆手,看了看阎应元身后的将士,说道:“阎公勿急,且回城组织军民往蔡泾,准备接收粮食补给。”
“那太好了!!!”阎应元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喜上眉梢。
此时,有大量漕船从黄田港进入,沿着水道一路向蔡泾驶去。
江阴的士卒得知船上装满了粮食,山呼海啸。
阎应元急令各部,往蔡泾运粮。
张名振则整军三万往杨舍营进发。
施琅坐镇江上,指挥舰队封锁长江。
此番钱塘水师只出动了五万兵马,剩下的三万留守在崇明。
明军援军大举登陆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回转常州府城的刘良佐耳朵里。
惊得他差点没从马上跌下去。
江阴城。
漆黑的察院中,陈明遇坐在冯厚敦的卧房门槛上,愁眉苦脸,无心睡眠。
忽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陈明遇皱眉,扭头看去,不知这后半夜是何人未眠。
“典史,典史,得救了,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