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狸花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势必会对文化创作产生冲击或者作为工具加速垃圾的产生,这更要求写作的文字不能泛泛,情节不能套路,否则结果会是我们不如人工智能,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变得低质。我相信,有些精神内核不是人工智能能够轻易把控的,这是我们的机会。
最后再说下,为什么用
方式写作。我初读原著小说的时候,就被震惊了,没有想到,一本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我记得当时初看的时候,会挑着一些人的章节看,后来就随意了。为了感受他的技巧,还翻出了英文版读,反正两个版本对比,大概也能读懂。这本小说也让我认识到,西方的小说创作者好像段位确实高一些——这句话是没有合理证据的,我很少读中国自己的出版物小说。本质上,这样写作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实际很多时候都会卡文,我得想,这个人物究竟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为什么要去做,要怎么去服务故事。目前来说,情节难度很高,但我还有信心。另外的难度是文字本身。我没有写作的天赋,遣词造句缺少变通,哪怕简单的一个小情节用文字描述起来也觉得麻烦。让我难受的是,我的句子之间不怎么流畅,与马丁的那种段落句子自然转换相比……我觉得需要很长时间训练才能磨掉文字赘余,增加写作技巧,让文章变得流畅顺滑,所谓顺滑,大概像好的葡萄酒和差的之间的区别。
我想造好酒。
就这些,感谢各位好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