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猎奇黑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突突突!!!”一架墨绿色的多普战斗机毫不留情的向着联邦军的米迪亚重型运输机喷吐着子弹,
的机关炮弹在这架米迪亚的机体上留下一连串弹洞,然而这架基本没有武装的运输机依然顽强的坚持着,可有可无的防空机枪向着四周漫无目的的扫射,但终究还是如同它那些脆皮战友一样倒在团战的战场上。
和已经取得毋庸置疑胜利的吉翁军战机群比起来,联邦军殿后军的所有空中支援力量已经走入了败亡之局。
联邦军的失败并不在于机体的劣势也不在于飞行员的斗志和勇气。
事实上,吉翁军中东攻略军方面倚为主力的多普战斗机设计奇诡,性价比也不高,航程也短無法长时间执行任务,火力配置只能说还算过得去,和联邦军的战斗机比起来并不占据优势,而联邦军的飞行员这次起飞前也已经抱定了战死的觉悟,甚至不少人有在紧要关头使用冲撞战术的勇气。
然而,真正导致他们失败的,却是曾被联邦军上层认为绝无可能的数量劣势。
很难想象是不是,本土作战又拥有庞大国力并不是某些一穷二白游击队的联邦居然会出现数量上的劣势。
这已经是能够让联邦军后勤管理者上军事法庭的罪责了,不过特殊时期显然某些蛀虫还没有被摘出去的可能,雷比尔大将毕竟不是什么年轻气盛的改革者,而是个老谋深算的狐狸,姑且先不论他有没有打完仗后秋后算账的想法,起码现在他是没有在军队中掀起清洗浪潮的想法的。
难以想象的是,作为战前联邦最大的军区之一,层出不穷的反叛、恐怖行动再让这片土地保留了大量的部队的同时,也让这片土地成了滋生腐败最好的巢穴,军火配额严重不足,战斗机的零部件还不能保证数次行动的存量,上级官僚养贼自重、中饱私囊是惯例,军舰保养倒是因为归属
.
.
.
海军部直接管辖还算是稍好,下级士兵的斗志因为正好是轮换期加上保家卫国的刺激所以保持的还不错。
如果不是吉翁的入侵,恐怕中东军区的问题还不会暴露的那么快吧,毕竟恐怖分子难以对中东联邦军造成足够的威胁,甚至还有些恐怖分子团体根本就是中东军区官方背后支持的,也就不足以暴露这些问题,更不会有人知道中东联邦军虽然战斗力还算是可以但作为军队的根基已经腐烂。
但吉翁不同,没有涉及到地面上的利益体系,同时拥有强大的武力,往常不断在反恐怖作战行动之中取得胜利的联邦军在狂澜的攻势前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在西奈的沙漠中,吉翁军气势磅礴、颇具苏风格的正面直拳攻击狠狠的揍在了联邦军后军的脸上。
在勉力支撑的联邦军空军覆灭之后,从敖德萨搞到不少联邦军遗留重炮的苏将这些颇具斯拉夫风格的大口径自行火炮拖到了联邦军的临时军营前,加上本国支援的炮兵部队,共计九百余门各型号火炮对联邦军营地进行了超过六个小时的覆盖炮击。
因为联邦军仍未抓住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战争的重点,所以他们的军营布置仍停留在卫星通信环境,全天候侦查的思想下,布置于开阔地,视野良好还有一个简易机场的临时营地在对抗轰炸和炮群覆盖上并没有多少效果。
狂轰滥炸的吉翁军缴获‘迪普.罗格’重型轰炸机一圈圈的在天上盘旋,这种载重量高达
的轰炸机苏手上有超过一个中队的数量,在敖德萨机场看到这些缴获的轰炸机时,就算是苏也不由为联邦军叹息,如果他们的指挥官能够抱定连自身一起毁灭的意志对敖德萨城区无差别轰炸的话,那场战斗的胜负犹未可知。
在迪普.罗格的狂轰滥炸摧毁了联邦军的可怜巴巴的防空设施后,轻型的鳐鱼式攻击机也投入了战场,加上火炮群,可以说苏完全就是用的美军模式,用过剩火力压垮敌军,粗暴而毫无美感,但是效果拔群。
沙漠中的联邦营地已经完全无法用肉眼看见了,被爆炸激起的烟尘甚至都飘到了视线以外的苏的本阵指挥部,空气中的大型颗粒也多了起来,苏明显觉得嘴唇和鼻子有些干燥,同时前线也传来了战斗机部队撤退休整的请求,因为视界问题,飞机继续逗留已经有些危险了。
于是,被联邦指挥官寄予厚望的殿后部队一败涂地,最后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轻重伤兵从那个沙尘地狱中活着投降,如果还是旧西历时代,苏这种指挥官大概会被后勤部门恨死吧?
联邦军后军崩溃后,吉翁军主力部队通往苏伊士运河基地的道路已经完全打开,士气如虹的吉翁军尽管压力也不轻,因为水土不服和兵器设计问题造成的各种减员损失高到无法忽视,但苏仍然决定继续推进,因为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吉翁军接任他中东战区指挥权的马克西姆少将已经抵达月球,而对马克西姆少将不甚了解的苏无法不防备对方是个猪队友。。。。。。不,根本不是自己队友的情况,他压根不相信马克西姆少将的能力,但他又无法改变基连的决定,所以想要不让自己的部队被可能出现的蠢材上司当成消耗品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快决定中东地区的胜负,就算不能全胜也至少要让吉翁军取得绝对的优势,优势到就连猴子也能指挥,显然作为中东联邦军指挥核心的苏伊士若是失守,甚至苏伊士驻军全军覆没,那么在这片地区就不太可能再出现能够对抗吉翁强权的力量了。
然而,就凭苏手头上的数万兵力想要攻下有着数十万驻军的苏伊士运河基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这和敖德萨时的情况又不同,敖德萨本身就是被联邦军空间换时间战略抛弃的弃子,但作为海运枢纽的苏伊士,就算联邦再怎么想要以空间换时间也不可能座视它的失守,虽然现在因为主力部队的溃退,苏伊士基地正处于最虚弱的状态,但想要就这样进攻还是太过勉强了,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因为防线被突破,混乱的守军浑浑噩噩的被远比自己要少的敌军驱赶的案例屡见不鲜,但苏不敢冒险,万一进攻失败,陷在苏伊士基地里面的吉翁军完全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而就算能够成功撤退,吉翁军战力不足的窘迫境地一但被联邦军了然,战无不胜、势如破竹的神话一破灭,不但是苏这边,就连整个战局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苏决定给自己找些战力,而他正好有个好主意。
话再说回这场西奈半岛上的战斗。
这场战斗的胜利原因也在于吉翁军这边有不少带路党,比如以色列加盟国。
理所当然的,姑且不说迪普.多格这种大型轰炸机,多普战斗机的巡航距离只有
,又怎么可能是从敖德萨的空军基地赶来的呢,实际上这次的机群全是从特拉维夫机场出发的,犹太人见风使舵的本事从古时流传下来,面对吉翁军压倒性的优势,弹丸之地的以色列可提不起反抗的想法,生活富裕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不低的以色列眼见联邦摇摇欲坠的样子也不会脑子抽筋想要以身殉国,虽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国民主体是受到吉翁歧视的犹太人,所以以色列方面还是有些心存疑虑,但形势比人强,在得到吉翁军方面铁列斯.苏.苏特勒的逼迫和保证,将保证以色列国家安全,同时搁置耶路撒冷归属问题后,新鲜出炉的吉翁皇协军就堂而皇之的出现了,不得不说联邦军队的组织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不过以色列在某些流氓国家中有自己的影响力,完全不想让别国国籍军队踏上自己土地的以色列人就将所有的驻以色列联邦军换成了犹太裔,反正以色列弹丸之地,而且联邦军的主要精力也集中在宇宙军上,所以这几万军队的问题联邦军上层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结果现在这只全联邦军装备的‘皇协军’就造成了无比恶劣的影响,和以色列人斗争了数个世纪的阿拉伯人也不是傻子,又岂能让犹太佬专美于前?虽然不想以色列那样过分将全部军队换成了犹太裔,但中东军区的驻军中阿拉伯裔的分量至少占五成,于是乎就在以色列皇协军成立后两三天超过十万人、同样全副联邦装备的阿拉伯皇协军也成立了。
也难怪这些人上杆子的想要投降,他们都是政客,是有地方自治权力的加盟国政府的首脑,眼看着联邦毫无还手之力的样子又怎么可能继续待在这条好船上?如果联邦的抵抗还算是给力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犹豫一下,但现在联邦简直就像是主动宽衣解带求蹂躏一样,那也就不能怪他们不做贞洁烈妇了。
虽然联邦已经能算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联盟,但这个联邦内部成员的向心力,显然没有太强,就好比,无论是新墨西哥人还是加利福尼亚人都承认自己是美国人,同时他们先是美国人然后才是新墨西哥人/加利福尼亚人,但对于各个加盟国人民而言,拥有一个自治权力极高的政府就意味着他们会更加贴近那个离他们最近的政府,这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是一回事,不能说苏联人不爱国,曾经的世界强国又怎会如此不堪,但苏联垮台的时候这些加盟国都迫不及待的脱离苏联自立,这也是因为地方自治体系力量太强的原因,和历来大一统概念深入人心的中国不同,西方社会不乏这种自治体联盟,而联邦能够比苏联还能凝聚人心吗?在这种嘴皮子民主社会中?
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