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徒步 (第1/2页)
劣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攒了两天的假期,天不亮就从食堂用饭票买了三十二个馒头。现在看起来这个数字相当的夸张。但是在当时我长身体的年龄。正常情况下,比如说早饭吃四个馒头,也才半饱。鉴于我一天的行程,那个时候途中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商店小买部之类的,即使有,我也先要当做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不能因为饿肚子而不能够走完全程。
一天正常吃三顿饭,我计划五顿饭,一顿六个,五六三十,另外两个当成零食好了。你看,计算得很充分。那个年代从来不考虑饮用水的问题。因为哪里的水都可以喝。即使水田里的水喝了也没有大事。
从我工作的厂子到县城其实需要步行半个小时,经过县城车站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我提着的一大袋子馒头只有二十五个了。嗯,很满意。
同时也很兴奋。以前,我都是从车站这里坐在车窗看这个城市飞速倒退,一颗颗道旁树,那些低矮的橱窗,一些垃圾桶,还有乱七八糟的电线。街道上有流浪的狗狗低着脑袋跑过,有一个扫地的清洁工在另一个街头扫地,听不到声音。
整个县城这个时候没有一辆车经过。国道
线穿城而过,我顺着国道走出了还未醒来的城市。那种一意孤行的感觉涌上心头。有点激动,更多的是兴奋。
道路上有车辆的时候,我已经完全离开了县城,看到了嘉陵江雨后浑浊的水流拍打着我不可度测的河床,因为我的水性不行,看着那些旋涡和白沫,想起了《西游记》中的流沙河。这江面之下实在是适合沙僧兄弟居住。
我一边走,一边望着下边在树枝掩映中隐约可见的宽阔江面,心里想象着自己长大以后能够神勇地在里边畅游。像梁山好汉浪里白条。嗯,我的确也想到了教员畅游长江。但我不敢想长江这件事,那肯定比这里宽阔十倍,我无力想像自己可以征服它。
我眼前的嘉陵江只是长江的一条小支流,看看它的汹涌,我觉得如果我能够在这条江里游个往返,那就心满足了。
最精彩的是我看到了江心一叶顺流而下的扁舟,有一条枯瘦精壮的汉子站在船头,漫不经心地摇一只橹。我停下脚步,惊为天人,那些旋儿,那些江上浑浊的泡沫幻化成连环画中翻卷的云彩,他就是夸父逐日般的天神。
我目送他转过下边那个大弯,直至不见。天光大亮。我收起自己的江上迷幻,再次上路。
在不断的徒步中,我一方面寻找自已坐班车时候看到的感兴趣的风景,也记下沿途所见的人和路边的每一颗树以及山上人们的住所。我像一个要走遍千山万水的另一个世界来此的旅者,坚定不移地前进,不为任何一个美妙事物停留。我自有方向和去处。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心境相当的安宁平和。
翻过那座山,已经接近中午了,袋子里的馒头还有十六个。站在高处环顾所有的方向,天地之间,群山渐次在天边画了弯弯曲曲的片状柔软轮廓,我像是站在无限巨大一朵花的无限数量的花瓣之中蚁行蜗爬。
天上的云没有什么颜色,太阳当顶,晒得我有些黝黑了。我再顺着班车走过的路在有限的几次印象中找到分路的方向,看那条县道一直在十余公里外的低矮坝子里蜿蜒而去,但方向不是我家的那个方向。
站在这个特殊的地点,我老家的九龙山和对面的望天观从群山中耸立出来,一个
型峡谷正面对着我,雄壮,神秘。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回想来路,再把自己的灵魂上升到数千米高空,在头脑里建立了这座山以及此时见不到的嘉陵江还有远处九龙山和望天观的真实模型。
我既是在现实世界中行走,同时,也是在我头脑里的模型中行走。随着行走的过程,补上了模型的所有缺失部分。我喜欢这样。在头脑里把外部的现实世界印进大脑,尽可能收纳进去,这种感觉,从所未有的充实。肯定比读书和在工厂里上班要有价值有意思得多。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但十多岁的我在那一刻悟到了真理。
我望了望直线近二十公里外的
型峡谷,又望了望在那下边坝子里蜿蜒曲折转向莫名地方的公路,自然就会想,如果径直往目标那个峡谷的方向去,该是多好。
肯定有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