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友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苏异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哪怕笨也不能放弃,自己培养不好,还有他父母来培养啊!父母培养成功的也不在少例,总是能成个不错的气候的(方言,指能成才),于是便将这事告诉苏异的母亲王琴。
苏异不回答的次数多了,老师的“小报告”也就多了,这些事总是会流传开来的,某些妒忌“苏异”的妇女们总是会给予母亲“善意”的劝告,什么“多吃核桃”“多喝奶”“现在这孩子不能表明一切”这类的话,但话语内多含着其他不好的意味,并没有太大的安慰。
王琴面对这种“善意”的劝告,嘴上都会硬生生地说道:孩子还小,看不出来什么,就像那孔融,小时候让梨,长大后还弑母呢!现在不等于将来。当然我家异儿是不会和他一样的,他以后定然会有成就。
农村里的妇人大多都没文化,哪里知道是真是假,听到“孔融”此类这些名人的故事,自然就当真了。
其实母亲并不喜欢拿这个故事举例,而是她只知道这个,这个故事还是她送了十斤鸡蛋给村里最有学问的教师才问出来的。
母亲也是那种人,那种没接受过太大教育的人。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表现得不在乎,内心却还是蛮在意的,每当苏异睡着后,母亲总会和小声与父亲低语:这孩子学习可咋办喽,唉。
父亲总会用他那带有老茧的粗糙的手轻轻拍打母亲的背,用着“吵不醒自己”的声音说着:没事,他的天分还没表现出来呢,我告诉你啊,咱孩子是个天才,他学那个锻铁,
个多月就学会了,他才
岁啊!别的娃哪有这么厉害的。
母亲点点头,身子微微前倾,用手掌轻轻捂住父亲的嘴,尽量让父亲发出的声音变低“小声点,别把孩子吵醒了。”随后两人相拥,带着叹息入睡。
苏异走过幼稚园时期,经历了三年来的父母叹息,老师叹息,邻居叹息,终于在一年级考试中荣获第一名,随后年年全班第一,班里虽然只有
名学生,但也瞬间打破了那些“苏家孩子是笨蛋”的流言蜚语,创造出了“苏家孩子晚成”的故事。
接着如同吃饭喝水一样,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学,全乡也就约莫
多名同年级的学生。
小学随意考,初中认真念?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学神”苏异面对初中的知识,感觉和小学的并无太大区别,是提不上兴趣的,那时间该如何合理使用?他便拿着手机到学校,上课玩玩手机来消磨时间。
哦!对了!忘了说了,去年七年级考试,不论大考小考,苏异又是第一。
果然,重生者是不需要努力的。
这样德才兼备的孩子自然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u&#
;&#
;
.周围村庄的父老乡亲也总会拿苏异来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较,结果显而易见,处处不如,这些孩子便会受到非人的“折磨”。
每家每户的孩子耳边都是“你看看你,再看看苏家的孩子。”诸如此类的话语,每当孩子们听到这话,自然是十分气恼。
然而他们却并不敢将怒火洒在父母身上,于是便会全给了苏异这个“罪魁祸首”,但打又打不过,只好将他孤立起来。也正因为如此,苏异身旁一个朋友也没有,就如刚才被老师骂,并没有任何人同情,反而全是嘲笑。
苏异总是不以为然,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牛羊才会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自向前。
但苏异也是个正常人,穿越前看得各种小说开挂,什么“系统”、“外星人”、“超能力”、“灵气复苏”、“灭家之仇”等无敌流开局,自己也是常常幻想的。
然而过往十年的简单生活,终于让苏异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真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穿越人”。
果然,穿越者太强,总是不大好,自己这样强大的人,已经不需要外挂了。
“叮铃铃”下课铃响起,苏异从回忆中和感叹中走出,英语老师淡定地来了一张“随堂检测”的试卷,可惜没听课的苏异依旧全会,这又是枯燥而又乏味的一节课啊。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法,本书前期慢热,后期紧张,新人上道,你可能会说第一章内容全是背景有何看头?但背景全出来了,和后文对比才会有强烈冲突。